佛学家鸠摩罗什大师死后真的化成了舍利子吗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翻译家,是中国佛学先人之一。他在译经和佛学上的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生收了很多弟子,很多弟子在佛学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后秦姚兴年间,专门请鸠摩罗什入住长安,并在长安修建了大型的译场,请他钻研译经事业。鸠摩罗什苦心钻研十多年,译出的经论非常多,其中《心经》就非常出色。
《心经》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心思想可以从全名中体会出来。鸠摩罗什心经是以佛学为中心,高度赞扬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教育我们后来都应该向她学习。不能怀有害人之心,要心存善念,尽力帮助身边的人。
从心经的全名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是比较透彻的。摩诃的意思是:我们要像菩萨一样有包容之心,心胸宽广。般若表意思,主要是教授我们要像菩萨一样远离尘世烦恼,心向自由,内心圆满。人应该一切都从心出发,心无杂念,才能走得快乐。后面的经字是契机的意思,我们要像菩萨一样自学助人,一切思想都要符合佛菩萨之道,这样大家才能得到菩萨要样的安乐。鸠摩罗什的心经一直流面意思是智慧,也就是说教诲我们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用智慧去帮助世人。波罗蜜多是彼岸的意思,我们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做事有始有终,才能达彼岸,才能圆满。全名最后两个字心经,心是德性的传至今,成为千古佳作。
鸠摩罗什名言
鸠摩罗什,一个混血异族人,出生名门望族,皇室之后,然而他从小学习佛教,天赋异禀,读书学字都聪颖过人。幼年跟随母亲出家学道,后来又拜高僧学佛,潜心修行,终成得道高僧。他的名望传播到了汉地。前秦后秦发起两次战争,争夺这位高僧,他命运坎坷却于乱世中传播佛法,译著佛教上百卷,所以也留下很多传世名言。
他是中国最早翻译佛经的始祖,经由他传播后,佛教在汉族人心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鸠摩罗什虽然贵为皇族出生,却把现实生活起伏动乱功名利禄都看得很大,吃苦钻研,无语无求,用他毕生的修为译出了佛教大乘,金刚经各种伟大的经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译卷,文笔流畅,字义信达,无论老人妇女还是贵族都可以读懂诵记。除了佛教信徒外,他所阐述的佛教教义也给现代的我们深刻的启发。
他的名言包含了许多的智慧。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愿。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这两句浅显易懂的说明了人们对待现实生活贫富的心态的知足常乐道理。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经文精髓在于人生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当自端心,正念求度。这样的名言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佛教教义,蕴含了无数的哲理,鸠摩罗什苦心译著留下的名言,值得我们众生虚心学习。
鸠摩罗什舍利
舍利来源于佛祖师释迦牟尼死后火化尸身,遗留下来的遗骨和其他生成物。后来高僧死后火化遗留下来的物体都称为舍利。舍利形状有许多种,其中鸠摩罗什死后也生成了舍利,被称为鸠摩罗什舍利。
鸠摩罗什舍利塔
鸠摩罗什,父亲是天竺的名门望族,放弃了宰相的官位游离周国,到了龟兹与龟兹王的妹妹结为夫妻,生下了罗什。鸠摩罗什,混血出生,从小长五官俊朗,聪明伶俐,读书习字具有天赋,年幼随母亲出家。罗什长大后名声广传,多歌颂他的神奇天赋,连汉地也听到这位高僧的名望。前秦苻坚派兵攻打龟兹,龟兹被灭亡,罗什被俘虏至凉州罗什寺。之后就在寺庙修行了将近二十年。后秦攻打凉州,罗什又被迎接到了长安草堂寺。
后秦时期,罗什圆寂,临终前让弟子们不要歌颂他的现实生活所作所为,而要学习他留下的书籍著作。他形象的告诉弟子,他的书籍就像他乱世生活中所生长出来的荷花,所以应该取莲花精髓,而去除生活的污泥。罗什所著经论有三百多卷,他临终告别众人许诺,他著作中所传授的道理均为真理,他死后舌根不会被烧毁就可以证明。果然,罗什死后,尸身的舌根之处并没有被焚化,成了舌舍利子。据传,这个舌舍利至今还在罗什寺供奉着,成为了世界奇迹。这个舌舍利的存在即证明了他的著作传递佛理通达晓义,提高了著作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也见证了高僧一生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