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要怎么才能长盛不衰?没有这个“基石”都不能长久!
一个王朝要怎么才能长盛不衰?没有这个“基石”都不能长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大顺永昌元年,也就是1644年的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他自己改名“自晟”,改西安为西京。设天佑殿大学士,由牛金星充任。增设六政府尚书等官。地方上增加省级设置,分全国为十二个州,官为节度使。同时发布开科取士,招揽人才。
到1644年3月,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但是,并没有遭遇顽强抵抗。很快京城失守,崇祯皇帝绝望自尽。还原当时场景,李自成所率的农民起义军,人数有10万,而京城,三大营人数10余万,城防,不可谓不坚固。再者,还有吴三桂的部队。
所以,从绝对实力上比较,李自成并不占优。那么,他为何可以“轻取”北京?
两军相较,“人数”有时候并不是取胜的绝对因素。李自成自西向东,一直杀到北京城下,其间,遭遇过顽强抵抗,但是,他的队伍却是越来越壮大。单从这一点来看,明朝已经步入“衰亡”,民众在用自己的行动,开始抛弃这个王朝。
所以,可以讲,承载一个王朝最根本的“基石”——就是民心,如果动摇,那么,王朝这个大厦离坍塌,也就时日不远了。那么,为何当时的百姓会群起反抗?原因真的简单:饿。“民以食为天”,“食”是民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当时的情况,可以用“人祸天灾”来形容。
明末,朝廷一方面要应对后金的“不良企图”,一方面还要平定国内的农民起义,财政支出增加,这部分的负担必然要落在老百姓的身上。而当时的关中地区,却又连年遇上自然灾害,田间没有收成,最后,人吃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之后,“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野无青草,十室九空。…
…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
所以,在官府“无为”情况下,农民起义的初衷,最先解决的就是“肚皮问题”。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陕西总督孙传庭,所率明军主力不敌李自成,此事件形成了“多米诺效应”。1643年,对明朝而言,应是加速其灭亡的一年。
这一年,孙传庭大败,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不少明朝官员,投降了李自成。并且,看李自成进京后,投降的官员人数,便可知当时这些“大人们”的态度了。就如史书说的“叛降如云”。跟随崇祯皇帝殉国的,仅有21人而已。
那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么?他们其实已经早就看出明朝气数已尽,所以,还是保住自身利益为先。所以,崇祯皇帝希望他的臣民们共同抗敌,其实,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政治上的投机,对这些官员而言,也许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底层的“民心”不复存在,上层的“官员”又“人心各向”,这个仗,怎么看都是输。有人会问,不是还有“三大营”么?
初建之时,“三大营”的确蛮有战斗力。只是在“土木堡之变”后,虽经过改革,但是,实力已经不复原来了,到了后期,朝政腐败,军营营帅更是贪的厉害,实力大打折扣,还没交手,听着义军的枪炮声,就都跑了。
这其实也就暴露出了明末严重的财政问题,国家已经是“无力运转”。这只是矛盾集聚后的一个总爆发,国库没钱,军饷发不出,谁来替你卖命。百姓赋税重,又没有收成,官府不救济,就只能自己解决了。
那么,国家就真的没钱了么?
其实不然,李闯王后来一“检查”,原来,各个官员都很富有。当时皇帝让他的大臣们掏点银子,拿到的却是寥寥。明朝官员的明面工资很少,但各种“暗箱”操作,成了各级官员的“生财之路”,这样就变相的贪污了国家的税银。所以,百姓赋税很重,但是,国库依旧空虚。
所以,看似军事上的被动,其实,却是国家实力渐弱的体现。都说当时有两只精锐部队:一是孙传庭的陕西边军,结果,在郏县,被全歼。只能说,当时的这只军队,其实,已经“弱不禁风”了。另一只,吴三桂的辽东军,“无法脱身”可以说是一个原因,但是,更可能的因素应是,吴三桂不想“以卵击石”。因为,这个时候,起义军的气势正在“风头”上。
其结果就是,当起义军大军压境之时,却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抵抗。
对于此事,不少人都会从政治、军事、民心和财政上逐一分析。其实,就如一句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是基础,失了这个,其余都是沙土上的建筑。所以,分析明朝为何灭亡,更应从其整个历史去分析,而不是用当时的表象去定论。归根结底,底层百姓生活困顿,朝政乱象,国力一落千丈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军事上的失败,反映的则是国家实力的衰亡,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用很多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了。崇祯皇帝再有心想重振朱家王朝,他也无力扭转明朝的颓势,因为,他已经没有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