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正月,刘备命令吴班、陈式四万大军,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二月,刘备从秭归亲自率主力“缘山截岭”而进,进攻“夷道猇亭”。同时命令黄权率军驻扎在江北,与吴军在夷陵对峙。留赵云镇守江州,作为后卫。

  针对蜀汉的进攻,“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陆逊部署如下:

  (1)虎威将军朱然,率军五千总镇江陵。

  (2)振威将军固陵太守潘璋率军数千镇守当阳,麦城,夷陵一线,防止蜀军从北面突破,同时监视魏军从襄阳宛城南下。保障陆逊军团右翼的安全。

  (3)安东中郎将孙桓率军数千镇守江南夷道,保障陆逊军团左翼的安全。

  (4)步骘,鲜于单率数千人屯扎在荆南长沙一线,防止蜀军偏师和武陵蛮夷兵。

  (5)陆逊主力约三万人屯于猇亭。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演义中说刘备有70大万,陆逊5万。而历史记载中怎么着也找不到70万,而陆逊确实有5万。可见演义惯用的吹嘘手法,夸大了陆逊的胜利。那么刘备到底有多少呢?

  记载刘备有4万先锋进攻,自己率主力随后进发。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一下,主力有多少?整个夷陵山路峡道数百里,先锋必须拿下所有通道,大军方可通过,整个山路不可能驻扎太多军队,而且太多的军队也是浪费,根本用不上,除非水路直接进攻,刘备没有用水路直接进攻,说明军队数量不多。拿70万在狭窄山路上吃干饭等前锋扫清道路,不现实也不可能。更不用说,刘备不可能短期从变出70万军队,袁绍、曹操、刘备鼎盛时期都没有到达70万。

  而且有记载刘备被火烧后,败退中有只1万军战死。《傅子》记载:“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这个“杀八万”就是打败8万的意思,只有刘备一人逃走。可见一共8万。前锋4万,加上江北防守曹魏的黄权5000人,江南沙漠和的蛮兵数千人,分兵进攻江南夷道的2万,刘备直接身边只有1万人!!!(惊恐!)与三国志中记录的败退中战死1万相符合。但实际上撤回蜀国3万人马,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投降曹操5000,与蛮兵各自散去5000,实际损失于陆逊的人马只有4万。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可见,陆逊是抛开其他诸军,直接火烧与进攻刘备中军大营。而刘备直接主力4万,早把军队分兵江北监视曹军5000人,从江南跳开夷陵进攻夷道2万,马良5000人并收复蛮兵数千人。陆逊用火进攻时,是绕开诸军不战而直接赵刘备决战,刘备一败,整体就崩溃了。

  战役的关键在于,刘备的1万人马不能坚持到诸军来救援时。分兵进攻孙恒与分散歇凉是直接败因。

  直接败因:8万对5万,进攻方本没有多少优势,防守方在坚城固寨下优势明显,而刘备分兵太多,自己手中只有1万,陆逊分兵之后,直接手中有主力3万。分兵进攻孙恒与分散歇凉是直接败因。

  胜机在哪里:还在于水军直接前进

  在水军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坚决集中主力在猇亭与陆逊对抗、消耗战。攻坚战绝不能松紧。

  或者直接从江南进攻,绕开夷陵,从夷陵背后发起进攻,比具备胆识。假如诸葛去战,必然此招。当然这就必须用水军前进。陆逊要防住此招,必不敢用主力在猇亭死守,此法不攻自破!破猇亭后,一马平川,陆逊只能退守江陵了。

  刘备在他的势力范围里提倡的是光复汉室但是他讨伐吴国的行为却是违背了这一基础而且在当时,蜀国的实力是最弱小的(虽然有诸葛亮)。还有就是在刘备失去荆州后,他失去了战略优势蜀国内部也不统一(这点在诸葛亮死后突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