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诸葛亮若废掉刘禅自立为帝,能干过司马懿吗?

  公元222年,刘备讨伐孙权失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感叹法正身死,未能阻挠刘备出兵。次年,刘备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召诸葛亮至白帝城托孤,声泪俱下地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寄望,刘备死后,他的确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出师表》中对刘禅坦言,“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由是可见,诸葛亮始终感激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他兢兢业业为了匡扶汉室的大业而奋斗,却始终没有想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事情。

  平心而论,诸葛亮身为“相父”,又手握重兵,在当时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曹操鼎盛时的权力,如果他真的要把刘禅废掉,自立为帝,也没有人能够阻挠他,况且这是“先帝遗诏”所允许的,群臣也没有反对的资本。因此,是否废掉刘禅自立,其实仅在诸葛亮自己一念之间。但是诸葛亮最后选择了不这样做,而正是因为这样,刘禅反而成为他的绊脚石,刘禅也怕诸葛亮真的造反,所以暗中约束诸葛亮,导致诸葛亮疲于奔命,最终抱憾而终。

  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刘禅自立为主,他是否就能够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呢?要知道,一旦诸葛亮自立为主,他就不会再受制于人,他可以全心全意对付司马懿。司马懿虽然老谋深算,但是面对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是手足无措的。

  笔者认为,诸葛亮取代刘禅的话,可以让自己更好地经营蜀汉,但是要谈到北定中原,在他的有生之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诸葛亮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蜀汉的贫弱。他在北伐之前已经连年用兵,给国家财政造成了非常沉重的负担。而蜀汉本身就是三国中最贫弱的,其国境之内除了成都“天府之国”,其它地方在当时几乎都是比较蛮荒的地方。因此诸葛亮不得不在休养生息和挥师北伐之间作出权衡,如果他后勤补给出了问题,那么即使他老人家真的执行了所谓的“子午谷奇谋”,结果也可能是去了兜一圈又回来,什么都干不成。

  而司马懿就不一样了,司马懿指挥的是一支强大的魏国军队,这支军队不仅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占据了正统地位,而且享受着朝廷的粮饷供给,即使打了败仗,也不愁没饭吃。纵然诸葛亮真的打到门口来了,顶多坚守不出,诸葛亮的供应跟不上,最后也只能回去。

  事实上,在诸葛亮和司马懿坚持的后期,司马懿也正是用这招拖垮了诸葛亮。司马懿深知自己斗不过诸葛亮,所以他就选择等。诸葛亮即使没有刘禅这块绊脚石,面对坚守不出的司马懿,也只能徒呼奈何。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诸葛亮也没有取代刘禅的想法。既然尚未真正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那就不如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至少还能给自己留个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