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要把皇位传给老四,而不是善战的十四子
一直以来关于康熙继承人究竟是谁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不过无论是哪个说法,都把矛头指向了继位的雍正,也就是皇四子胤禛。关于雍正的段子多种多样,因此还出现了四爷很忙的说法。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雍正的继位绝对是正当,请不要低估康熙皇帝的智商。
一、传位于四子的段子已经很久了
一直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说当年康熙皇帝的遗诏上写着“传位十四子,”是胤禛的亲信隆科多把那个“十”字改成了“于”字,连起来就是传位于四子。这个段子十分流行,似乎雍正皇帝的皇位真的来路不正。
雍正登基以后,隆科多也得到了提升,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件事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根据清朝的传统,是不会出现四子、十四子这样的字眼的。在称呼之前都会加一个皇字,以示对天潢贵胄的尊敬。
所以说那句传位皇四子是根本没法改的,皇四子和皇十四子无法改动。而且清朝皇帝的遗诏都不是一种文字,而是满蒙汉三种文字。即便是汉字改动了,那满、蒙两种文字又怎么改呢?
至于提拔隆科多,也是当时的形势需要。当时西北准噶尔部进入青海、西藏,一度不可一世。此时有必要挑选有作战经验的大臣为皇帝筹谋划策,无论是张廷玉还是马齐都是那种标准的文官,挑选隆科多为上书房大臣真是为了西北战事。
隆科多曾经跟随康熙征讨葛尔丹,对准噶尔部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当时朝政并不是十分的稳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挑选与自己有些牵连的隆科多进入中枢机构,对刚刚登基的雍正来说只有好处。
至于后来为什么又处置了隆科多,这一点也很容易解释。隆科多和雍正的儿子们有联系,试图参与下一代的皇位继承事宜,这对权力控的雍正来说是大忌。就这样,隆科多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十四子并不擅长政治,不符合当时的需要
西北地区告急以后,皇十四子胤禵率兵出征,并被封为大将军王。很多人认为胤禵就是康熙的皇位继承人,但这也仅仅是一面之词。胤禵确实是一个将才,这是谁也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可事情就在于当时的国情需要不需要这样的继承人,当时虽然西北地区还在打仗,但是这仅仅是一次中级规模的战争罢了。
清朝今后发展的方向是继续发展经济和整顿政治腐败,从这个角度来看,胤禵就有些不符合时代潮流了。康熙皇帝绝不会没有经过思考,就把皇位传下去。他需要的是一个守成之主,要的是国内稳定,而不是开疆拓土。不得不说,胤禵生错了时代,在国家转入和平发展时期以后,能征善战并不是皇子的优势。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胤禵仅仅在兵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政治是比较生疏的。一向谨慎的康熙皇帝绝不会把皇位传给这样的人,清朝从各个方面都赌不起。因此善于政务的胤禛就成了最佳的人选,认真的说,雍正皇帝的继位是名正言顺的。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确实干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其中就包括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其实这种政策都是当年万历朝首辅张居正干过的事情,雍正只不过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而已。
这些政策充实了清廷的国库,雍正继位时,国库了只有储银700余万两,但是等到雍正去世时已经增加到了5000余万两。有一个简单的比方来形容康雍乾三帝,康熙是创业之君,雍正是守成之君,而乾隆是标准的败家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