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杨凝式:历经6朝15帝,靠装疯卖傻当上宰相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凝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古宦门深似海,如何长期保持自己的高官厚禄,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玄妙的艺术,唯有深谙中庸之道、难得糊涂的人才能做到,这种人往往也被称为“不倒翁”。古代中国政坛上的“不倒翁”很多,其中最知名者,当属历仕5朝11帝的五代名相冯道。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唐末五代,还有一位比冯道更加厉害的“不倒翁”。此人,便是历事6朝15帝的宰相杨凝式。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人,出身数百年名门望族-华阴杨氏(又称弘农杨氏),父亲杨涉在唐、后梁两朝都曾担任宰相,备受后梁太祖朱温的礼遇。杨凝式不仅出身尊贵,而且极有才华,不仅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而且精通书法、诗赋、绘画、音乐,大为时辈所推。凭借着过人的才华,杨凝式年纪轻轻地便考中进士,在晚唐侍奉昭宗李晔、哀帝李柷,官至秘书郎。

  杨凝式出身累世簪璎、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对唐朝充满了无比的忠诚,对朱温篡唐过程中弑杀皇帝、屠戮皇族公卿的举动大为愤慨。所以,当唐哀帝被迫“禅位”,并派遣杨涉携带玉玺送交朱温时,杨凝式羞愤至极,毫不留情地指责父亲卖国求荣,实在是有辱列祖列宗的英名,千百年后必遭世人的唾弃。

  杨涉闻言大惊,赶紧斥责儿子道:“混小子,你想让杨家灭门吗?”杨凝式见父亲如此恐惧,明白他的苦衷,只能不断地叹息而已。事后,杨凝式向现实低头,为防止朱温猜忌自己从而给家族带来灾难,干脆开始装疯卖傻,由此便得了个“杨疯子”的绰号(“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时人谓之‘杨风子’也。”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注引《唐国史补》)。

  朱温因为礼遇杨涉,所以对杨凝式也是青睐有加,篡位后不久,便提升他的官职。在后梁一朝(907-923年),杨凝式得到魏王张全义(朱温得力干将,兼任河南尹、河阳节度使)、宰相赵光裔的提携,先后侍奉太祖朱温、废帝朱友珪、末帝朱友贞,最终官至集贤殿直学士、考功员外郎,虽然官品并不高,但却很有实权。

  后唐建立后,杨凝式的仕途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继续得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愍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的任用,改任给事中、史馆修撰,一度还升任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参谋国政,权力相当大。然而杨凝式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旦发觉形势不妙,会屡次三番地祭出装疯卖傻的“绝招”,由此安然度过一次次的政治风波,得以全身而退(这样的记载,在《旧唐书》中比比皆是)。

  由于看不起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为人,所以杨凝式在他称帝期间,仅仅做了一两年的太子宾客,便托病辞职,随即在洛阳闲居。杨凝式辞官后,经常就时事发表尖锐的点评(“闲居伊洛之间,恣其狂逸,多所抗忤。”引文同上),但时人都以为他犯了疯病,便不跟他较真。出帝石重贵即位后,杨凝式因生活窘迫入朝求官,宰相桑维翰出于对他的尊敬,便赏给他一个太子少保的高等虚职(正二品)。

  后晋被契丹灭亡后,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幻想着做中原的皇帝,但在中原军民的激烈反抗下,被迫撤军北返。契丹军队撤走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机举兵南下,在汴梁建国称帝,史称后汉。虽然立国仅有4年时间(947-951年),但后汉却经历高祖刘知远、隐帝刘承祐两位皇帝,而在此期间,杨凝式继续留在朝中,担任少傅、少师等职务,虽然没有实权,但却位极人臣(都是从一品)。

  后周太祖郭威弑君篡位后,杨凝式自知没有为新君立过功劳,所以在侍奉他没几天时间,便以狂疾复发、老迈多病为由辞职,并以右仆射的显要身份回乡居住。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因为欣赏杨凝式的才华,加之后者熟稔政事,便将他重新召回朝廷,并进拜他为左仆射(宰相)的实职,另加太子太保衔。至此,杨凝式终于实现期待已久的宰相梦。

  杨凝式虽然当上了宰相,但由于他年龄太大、精力不济,根本不可能好好地辅佐柴荣治国,难免让后者大失所望。有鉴于此,杨凝式入朝没多久,便非常识趣的辞去宰相职务,然后归家养老。显德元年(954年)冬,历事6朝15帝的杨凝式病逝于洛阳,终年82岁,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傅。随着杨凝式的离世,属于他的传奇人生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