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揭密:历史上皇帝们供养后宫三千佳丽的惊人花费

  导读:由于后宫俸禄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和经济负担,所以要进行后宫“立法”,以达到少支出的目的。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有鉴于此,清朝皇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后宫经费使用制度,“我圣祖仁皇帝鉴往规来,禁浮返朴,垂为诫谕,家法昭然”。

  明代后宫仅化妆品的费用,每年就要花去40万银子,可想其他开支了。因此国力强盛年代,后宫规模可能很大,如唐玄宗宫妃有4万人,有条件养活那么多老婆嘛。实际上,即便在唐玄宗时代,后宫开支也让他感到沉重。唐玄宗是怎么养活那么多宫妃的?首先是国家财政支出,再是建自己的“小金库”,让太监、爪牙下去搜刮民财,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也这么干过。

  《旧唐书·食货志》(卷48)记载,为了养活后宫成群美妃,唐玄宗便想方设法搞钱,“开元中,有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剩田”。就是检查户籍以外的隐瞒土地,结果仅此一项便多收税几百万贯。有个叫王的自荐要给唐玄宗查征税,王搞钱有方,每年“进钱百亿”,实际都是变向剥削来的。搜刮来的这么多钱到哪去了,史称,“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这里的“人主”就是唐玄宗,搜刮来的巨额款项,全让他花在后宫上了。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朝代后宫的年俸不尽相同,并非哪一朝的妃子都有这么高的待遇。如东汉刘秀当皇帝时,天下刚定,财政欠丰,后宫的俸禄就可怜了。《东汉会要·内职》记载,只有皇后和贵人被授印封号,而美人、宫人、彩女等低级宫妃,并无地位和品级。有爵秩的贵人,年俸也不过数十斛稻谷。至于其他宫妃,仅是逢年过节时给点赐俸。国力下降、败落时,后宫的规模就很小了——多了,皇帝也养不起啊。

  宋时宫妃月俸很高,宋仁宗赵祯当皇帝时,宫人的月俸一度高达12000贯。宝元年间,西部边境战事吃紧,不断受到西夏的侵扰,军事调动频繁,财政经费也同时吃紧,赵祯只好在后宫嫔妃身上抠钱用,养不起了。《宋史·食货志·会计》(卷179)记载,当时天章阁侍讲贾昌朝进言,江湖一带每年运送到京城的粮食有600余万石,三分之二用在军饷,剩下的三分之一则被闲人消费了,商议节省开支。右司谏韩琦建议,要节约开支,先从皇宫开始,可见后宫嫔妃都是“闲人”。

  有的朝代,皇帝还会打白条,拖欠薪水,给的是“口头支票”。遇到国事危急时,还要捐款,给皇帝当老婆也是不容易的。如赵祯,在军费困难一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好接受谏议,削减后宫赏赐,“减皇后至宗室妇郊祠半赐,著为式;皇后、嫔御进奉乾元节回赐物皆减半,宗室、外命妇回赐权罢”。皇后、嫔妃每人捐助5个月的俸禄,弥补军费不足。

  有时遇到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年景不好,皇帝只好找个理由,比如阴阳失调,后宫阴气太重,把宫妃释放遣散。唐文宗太和年间,“出宫女千人”;宋仁宗时,“前后出宫人几百人”。唐宪宗更干脆,一下把自己的后宫放出200车人,让她们出宫后随便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