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爱好种野菜,曾研究野菜救荒问题

  他是大明皇室的皇子,老爸朱元璋,这样的身份应该是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可是他却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地采集野草,还把它们都种在自己的王府中,还亲自品尝各种野菜,把那些能吃的野菜画出来、写出来,编成《救荒本草》,为的是给老百姓在饥荒年做个指南。

  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有不少人著书研究野菜的食用,目的都是为了救荒。

  因为明朝时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常常只能靠挖野菜度日。

  大明皇室的很多朱家人都有点与众不同的癖好,有人爱当木匠,有人爱炼丹药……这位也有一个独特的爱好——种野菜。而且还根据自己对野菜的研究写了一本植物学著作——《救荒本草》。

  朱橚(sù),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皇室的王子,锦衣玉食应该不成问题,玩点高大上的古玩玉器之类的,容易理解,这位王爷种野菜,确实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作为一个王子为啥要种野菜呢?

  朱橚和他生活的时代

  在历史上,明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可以说是旷古未有之。根据《明史》《明实录》等记载,明代的主要灾害有洪涝、旱灾、地震、雹灾、蝗灾、风沙、疫灾、霜雪八大类,这八类自然灾害发生的总数达到6199次,这其中有些灾害涉及两个或多个省区,如果减去重复计算的灾害次数,明代这八种灾害的发生次数也不少于5700次至5800次。明代276年的历史中,洪涝、旱灾、地震三种灾害均超过了1000次,而洪涝灾害更是达到2000次之多,平均每年发生洪涝灾害7次之多。

  明代的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自然灾害无疑直接摧残了农业的发展。农田被冲毁,庄稼被淹没,蝗灾更是让人们颗粒无收。根据记载,明洪武、永乐年间黄河流域一带的水灾、旱灾、蝗灾都很严重。有记载,明永乐八年时,有一次黄河发大水,14000多户人家遭灾,近20万牲畜被水流冲走,7500多亩田地被冲毁。田被毁了,牲畜也没了,房屋也冲垮了,人们流离失所。

  明代之前的元代,民族压迫极其严重,战乱频繁,人们无法安定生活。到明初战乱刚停时,人民尚未得到休养生息,生活更苦,却频繁有各种自然灾难降临,于是,“禾苗尽槁,菽麦无收,穷困极矣……民拾草子充食。”这样的句子在给大明皇帝们的奏折中算是常用语。朱橚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

  皇子的王府种上了野草

  朱橚并不是一出生就是皇子,直到他老爹朱元璋建都南京,做了大明皇上,他才被封为王,那年他八岁。朱元璋不喜欢他的儿子们守在身边,怕他们造反,所以给他们每人封了一块地方,打发到各地当王爷,而且还规定他们不许擅自离开封地。这朱橚的封地在河南开封,也属于旱涝灾害严重的地区。朱橚28岁那年冬天居然私自离开封地,跑到安徽凤阳去了。这事让他爹知道了,治了罪,还打发他到云南去了。

  明代时,云南是蛮荒之地,朱橚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朱橚就组织府内的医生编写了方便实用的《袖珍方》一书,感觉就像现在说的口袋工具书,方便大家得病时查阅。朱橚从小就看到战争、自然灾害等带给人们的伤痛,他对医药便很有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

  朱橚在云南待了两年就被他爹原谅,又召唤回自己的封地了。

  由于朱橚的领地开封府是著名的黄泛区,这里的人们经常利用野生的可供食用的植物来填肚子,误食中毒者屡见不鲜。

  看到这种情况,朱橚决定专门研究野生植物,他亲自带人跑遍封国境内的“山野平地”“咨访野老田夫”,采集实物标本,考核筛选出其中可用来充饥的植物四百余种。为了进一步观察这些植物的生长情况,他琢磨着把王府里的地整出一块来,把那些长在山坡荒野的野生植物种进王府花园里。他每天观察、研究、记录这些野生植物的生长情况。以现代眼光看,就是一位合格的植物学家。

  朱橚种这些野菜野果可不是单看看,他种植它们是为了搞清楚这些野菜野果哪些可以食用,以方便在灾荒年时能告诉灾民啥能吃啥不能吃。为辨别某一植物是否有毒,口感是否合适,朱橚都要亲自尝一尝后才加工成食品。最后朱橚把可供灾荒时食用的414种植物的资料编辑成册他还特地请画师把植物的叶、花、果、枝干绘成图,附在每种植物介绍后面。他把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编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救荒本草》,详细地记载了每种植物的名称、出产环境、形态、性味、加工烹调方法,可谓是野菜指南。书中一些今天被我们当做观赏植物的品种,也曾是灾荒年时可食用的野菜,比如石竹花,萱草,而且那时还是食用萱草的叶子,其花朵还没有被列入可食用范围中。在《救荒本草》中,大多数野草的食用方法都是焯水去其苦味,油盐凉拌。

  明朝人研究野菜为救荒

  其实写植物方面的本草类书籍自古有之,神农氏尝百草,著《神农本草经》,唐时有孟诜的《食疗本草》,后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和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救荒”专用。而独独是在明朝,出现了好几种专为救荒而编修的图书除了有朱橚《救荒本草》,还有王磐《野菜谱》、周履靖《茹草编》(四卷)、鲍山《野菜博录》等,之所以有这么多人特别关注灾荒年里可食用的野菜野果,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明代自然条件的恶劣。

  朱橚无疑在中国本草研究上是首位注意到救荒问题,以民生为本来研究野菜的植物学家。在朱之后的几十年,另一位叫王磐的也开始寻找可食用的野菜,其《野菜谱》中记录了野菜六十种,不仅做了解释还编成了诗歌,配了插图。

  在王磐之后不到一百年时,又有一位叫周履靖的也开始研究野菜,同样是为了救荒做研究,他写成了《野菜博录》。明末时,徐光启编修《农政全书》,收录了朱橚的《救荒本草》,他自己说“未尝忘田居,朝夕历览,详询前后”在总结先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得野菜六十余种。到了明末婺源人鲍山深入黄山搭室而居,用了七年时间写成《野菜博录》。

  关于野菜救荒研究,可以说贯穿了整个明代历史。随着这些研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野菜这个平时没人搭理,难时挺身而出的物种得到了广泛推广,而且几乎家家都掌握了几种野菜的采集和食用。

  链接

  杜甫最爱吃马齿苋

  吃野菜吃到辞官不做的,历史上恐怕也就只有晋朝人张翰了,这位老兄在洛阳做官,身在千里之外却十分思念家乡的莼菜,于是索性辞了官归隐家乡,这样就可以酣畅淋漓地吃上莼菜了。张翰算是中国历史上为了口腹之欲而辞官的异类,这就是“莼鲈之思”的典故。

  苏东坡不仅是文豪,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了解每一种食物的妙处,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他自力更生,亲自掌厨。苏东坡最爱吃春季里的野菜芦蒿(又名蒌蒿、藜蒿)。1084年苏东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任职,他特地取道今天的南京品尝芦蒿,后来苏大诗人多次路过南京时,只要有机会就去食芦蒿,他对这种香嫩鲜脆,具有清火化淤功效的野菜极为赞赏,曾赋诗云:“初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苏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念念不忘蒌蒿,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唐朝更是把吃野菜作为一种情趣,诗人们还通过描写野菜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居易、陆游以及李白都有写野菜的诗句,白居易和路由都喜欢吃春天的荠菜,李白则更钟情蕨菜。诗圣杜甫最爱的野菜是马齿苋,杜甫在《园官送菜》中表达了对马齿苋的喜爱:“苦苣针如刺,马齿叶已繁。青青佳蔬色,埋没在中园。”

  古人吃野菜,不但普通百姓食用,皇帝大臣、达官贵人也吃。有史料可查的吃过野菜的皇帝有李世民、朱元璋,还有清朝的雍正皇帝,不过他们大多是借吃野菜来标榜自己的爱民和节俭。其中也不乏尝鲜者居多,民间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一时心血来潮,也曾让御厨在宫内给他用马齿苋做过菜饽饽。

  说到底古代名人吃野菜大多不是为了果腹,吃的是一种品位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