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名将陆逊:破刘胜曹赢关羽为何最终被孙权逼死?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出生于183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家是江东的四大士族(张朱顾陆)之一,陆逊自幼丧父,跟随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生活。后来袁术与陆康不和,让部将孙策攻打庐江,陆康知道取胜无望,便将陆逊与亲属送回江东。陆逊虽然辈分小,但他比陆康的儿子陆绩还年长几岁,于是他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孙策病死,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他“招延俊秀,聘求名士”,21岁的陆逊应召,成为孙权手下的一员幕僚。当时吴郡、会稽一带也有很多逃户。陆逊将其中的精壮招募为部曲,其他则用于屯田。对于那些不接受招抚的贼帅,陆逊进兵进讨,将其平定,此时陆逊手下已有二千余人。

  216年,陆逊率军与奋武将军贺齐平定鄱阳的贼帅尤突,斩首数千。战后陆逊因功被封为定威将军,同时孙权为拉拢江东士族,将自己的侄女(孙策之女)嫁给了34岁的陆逊。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孙权这位侄女的年龄,但陆逊只比孙权小1岁,比孙策小8岁,这是一场明显的政治婚姻。

  此后孙权对这位侄女婿更加器重,陆逊也竭忠报效,他先后平定山贼,讨伐山越,将山越迁徙到平原,编入户籍,种田纳赋,并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陆逊虽然才能卓越,但在当时并不为群雄所知。

  219年,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擒于禁、斩庞德,乘胜围攻樊城,孙权决定趁机偷袭荆州。为了掩人耳目,吕蒙称病返回建业,期间陆逊与他谈起荆州之事,吕蒙对他大加赞赏。当孙权问谁可以在陆口指挥,吕蒙极力推荐陆逊,并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孙权随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陆逊一到陆口,立即写信给关羽写信,对关羽大肆恭维,“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关羽看信后,对书生出身的陆逊甚为轻视,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

  陆逊见取荆州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即命吕蒙与陆逊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十一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公安、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随后陆逊与吕蒙迅速平定荆州,并堵死了关羽回川之路。关羽被杀后,陆逊因前后斩获招纳蜀军数万人,孙权随即封他为右护军、镇西将军,镇抚荆州。

  221年(黄武元年),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亲率数万大军东征。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率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五万人抵抗蜀军。战役初期,陆逊主动后撤,诱敌深入,当蜀军师老兵疲后,陆逊发起夜袭。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所说的“火烧连营七百里”,史称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蜀军惨败,如果不是担任后卫的蜀将傅彤拼死血战,刘备恐怕也难以逃脱。史书记载,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刘备一生打过败仗,败给吕布,败给曹操,但没想到今日却败给了一个白面书生,他又气又恨,说道:“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写信给曹魏大将曹休,谎称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曹魏派兵接应。曹休认为这是攻打东吴的好机会,随即率步、骑兵十万人出发。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统兵六万袭击曹休。吴魏双方战于石亭,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大败魏军。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杀,斩擒魏军一万余人,军资器械无数。曹休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陆逊班师经过武昌时,孙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赐逊,皆御物上珍,于时莫与为比”。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孙权对陆逊依然言听计从,十分信任。244年,孙权任命陆逊为丞相,执掌国政。

  但不久,陆逊就卷入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储位之争中,陆逊支持太子。但孙权听信谗言,决定将太子废掉。陆逊上书反对废嫡立庶,孙权勃然大怒,他先是限制陆逊的出入自由,然后又以亲附太子的罪名处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流徙。没过多长时间,太傅吾粲因几次与陆逊通信,竟被下狱处死。

  此后孙权还接二连三派宦官前去厉声斥责陆逊,陆逊自知必死无疑,最终于245年2月愤恚而死,时年六十三岁。陆逊死后,孙权还派人去质询陆逊的次子陆抗,时年20岁的陆抗据理陈述,孙权这才释然。但直到孙休继位时,陆逊才得到追谥。陆逊虽死,他的儿子陆抗却渐渐成长起来,成为吴国的一代名将。此后他们父子被一同奉入武庙,成为武庙中罕见的一对父子名将。唐朝诗人高适曾有诗云:“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