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她面前都算庞然大物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医院骑士团的命运。新成立的法国国民议会(National
Assembly)强力推行宗教改革。通过《教士的公民组织法》等系列法案,主教的权力受到限制,教士改由人民选举产生,教会的财产被收归国有,神职人员需向法国国王效忠—最终的目的是切断罗马教廷对法国教会的控制,实现教会的独立自主及世俗化。以上种种举措对天主教世界的冲击可想而知。
1792年9月19日,骑士团在法国的全部财产被没收(价值高达1.12
亿里弗尔),逃离法国的法籍医院骑士遭到缺席审判,巴黎分部被革命政府改建为监狱,用于囚禁王室成员。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法国军队走出国门作战,他们每到一处便同样没收医院骑士团的财产。骑士团位于意大利和莱茵河左岸的分部因此损失惨重。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国君主也纷纷落井下石,开始对骑士团征收10%
的赋税。与此同时,大批法国难民涌入马耳他,其中不少是被缺席判处死刑的法籍医院骑士,他们额外加重了骑士团的负担。
在法国大革命的乱世中,一位来自科西嘉岛的青年军官拿破仑•波拿巴已脱颖而出。1798年拿破仑提出远征埃及,以便为法国打通东方之路。1798
年4月,拿破仑•波拿巴被任命为新组建的“东方军团”的司令官,布吕埃斯海军中将任舰队司令,其中,拿破仑麾下的陆军人数达2.9
万余人。而若要横渡地中海进攻埃及,马耳他是一座无法绕开的桥头堡。
拿破仑很早便意识到马耳他的战略价值,1797年11
月,拿破仑派遣一位密使艾蒂安•普西耶尔格登上了马耳他岛。他手握一份长长的名单,上面是所有可能同情、支持法国革命政府的骑士团成员。而著名的骑士团法籍地质学家德奥达•德•多洛米厄已经被拿破仑策反,他积极活动,拉拢团友倒戈。拿破仑的秘密战取得了硕果:
70—80
名骑士团成员最终选择了“弃暗投明”,其中便包括改革派领袖、罗昂曾经的重要幕僚让•德•博斯勒东•兰西亚(时任骑士团财务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骑士团叛徒中,法国人并不多。200
余名从法国出逃马耳他的骑士经历了丧失家园之痛,大部分属于坚定的主战派(普西耶尔格的报告显示,只有15位法国骑士是可能被收买的)。
1798年5月,拿破仑率部抵达土伦。5月19日,阵容庞大的法国东方军团正式开拔。此时马耳他共有10.4万名居民(马耳他本岛9万人)、332
名骑士(其中282人可作战)和约6000名守军,还有4000名民兵可动员。此外骑士团总共储备了4个月的粮食和750
吨火药。以守军的实力,尚能与法军一战,至少可固守待援,但大团长依旧将希望寄托于俄国、英国的干预上,迟迟不愿发起总动员。的确,英国舰队正在霍雷肖•纳尔逊的率领下一路跟踪法国舰队,但恶劣的天气延误了他们的行动,直到6月20
日马耳他已沦陷后,纳尔逊才收到洪佩施的求援。
6月4
日,斐迪南•冯•洪佩施收到了一封来自德国分团的密信,信中表示,有确切情报证明,从土伦出发的法国舰队的目标不仅仅是埃及,还包括马耳他岛。匪夷所思的是,大团长竟无动于衷。“让我们向上帝祈祷马耳他不会受到攻击。”他轻描淡写地说。直到6
月6日,法国先遣舰队已出现在马耳他外海,洪佩施才意识到危险临近,仓促地动员备战。在紧急召开的战前会议上,他坦诚自己对军事一窍不通,将指挥权拱手交予11
位高官组成的军事参谋团。洪佩施确有自知之明,也试图表现出用人不疑的姿态,但他本应细细甄别部下的忠诚度—11人中,竟有4
人早已暗中投靠了拿破仑•波拿巴。除了兰西亚之外,还包括城防司令、炮兵总监和工兵总监。特洛伊木马已经蓄势待发。骑士团大元帅洛拉斯对团长忠心耿耿,他组织了3
艘战舰试图拦截法国舰队。这无异于以卵击石,计划失败后大元帅的威望也随之跌到了谷底,于是骑士团的指挥官们就开始各自为政了。
1798年6月9日,法国舰队(包括14艘战列舰、30艘护卫舰、300
艘运输舰)抵达马耳他大港区外。拿破仑彬彬有礼地派人通知大团长,希望能够靠岸补给淡水,休整人员。大团长则依据三十年前与法国签署的条约,一次只允许4
艘法舰入港,但他同意向法国海员开放马耳他医院,以释放善意。以此为借口,第二天拿破仑正式下令法军发起全面进攻。至10日中午,已有1.5
万名法国士兵在马耳他的11
个不同地点登陆。西班牙王国已与法国正式结盟,骑士团西班牙语区领导人唐•费利佩•德•阿马特因此禁止部下参与抵抗。于是多数西班牙骑士在他们的会馆内以静坐的形式迎接法国人的到来。当天晚上,人们发现阿马特在自己海边的官邸内与法国将军们把酒言欢。兰西亚也于拿破仑宣布入侵时,以不愿对抗基督徒为由,挂冠而去。骑士团面临分崩离析的窘况,而大团长似乎束手无策。
如果骑士团坚定地依托蒂涅要塞、科托内拉防线据险固守,或许能令拿破仑陷入一场持久战。这正是后者要竭力避免的,据说法国统帅秘密下令,若战事久拖不决,影响到远征埃及,就放弃马耳他岛。但骑士团并无统一的指挥,部分冲动的前线指挥官选择主动出击,希望将法国人赶下海。面对拿破仑的精兵,久疏战阵的骑士团陆军在野战中很快溃不成军,残部狼狈地撤回了瓦莱塔。目睹初战失利,弗洛里亚纳的守军竟选择了不战而逃。一片混乱中,骑士团的军旗亦被法军缴获。当然,骑士团中仍不乏尽忠职守、坚韧不屈的勇士:蒂涅要塞司令官已经80
岁高龄,依然与部下生死与共,绝不后退半步;乔瓦尼•托马西以区区400名民兵死守纳沙尔防线(the Naxxar
Lines),对抗法国将军巴拉杰•迪里埃的一整个师……可惜个别英雄事迹无法扭转马耳他的局面。至10
日晚,法军已控制森格勒阿半岛,并在蒂涅要塞外架设重炮,马耳他主要城市均陷入了重围。
与1565
年的情况迥异,马耳他人也与骑士团离心离德,在很多百姓看来,法国人占多数的骑士团与兵临城下的拿破仑并无本质不同,这只是一场法国人之间的“内斗”。因此,他们宁可选择置身事外。11
日凌晨,一批马耳他贵族代表涌入大团长宫,叫嚷着必须马上与拿破仑和谈。大团长的部下气愤地威胁要绞死这批叛国者,但洪佩施却只是平静地送他们离去。第二天,尽管大元帅双膝跪地恳求大团长务必坚持到英国舰队抵达,后者还是决定与拿破仑谈判。11
日晚6点,在多洛米厄的斡旋下,双方暂时停火。马耳他骑士团的使节登上了拿破仑的旗舰“东方”号。
平心而论,洪佩施并非准备卖国求荣,他赋予使团的任务是尽可能为马耳他争取有利的条件,而非无条件投降。但他又一次用人失察,使团的三位主要成员中,团长竟是西班牙人唐•费利佩•德•阿马特,第二位是暗中倒戈的让•德•博斯勒东•兰西亚,只有来自意大利语区的骑士弗里萨里有希望为骑士团仗义执言。不幸的是,他竟因晕船在交涉过程中几乎一语未发(他的法语原本就很蹩脚)。在拿破仑发出最后通牒后,使团屈服了,他们几乎全盘接受了法国人苛刻的协议。
阿马特等人将这份耻辱的协定带回大团长宫后,洪佩施目瞪口呆,试图拒绝签字,但他也明白,大势已去,马耳他的沦陷无可挽回。当骑士团将领图尔•杜皮恩从前线返回准备向大团长汇报时,他得知了这一噩耗。面色苍白的洪佩施对他说:“我们失去了一切。”杜皮恩回答说:“一时得失无须挂怀。荣誉永存。”
1798年拿破仑登上马耳他岛,查理·艾蒂安·皮埃尔·莫特(CharlesEtienne Pierre Motte,1785—1836)绘制
离开了马耳他岛之后,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就此失去了领土,但作为一个组织仍然存在,虽然骑士团在马耳他岛的主权权利透过1802年亚眠条约(Treaty
of
Amiens)的签订而得到英、法等国的承认,但骑士团却从未被允许回到该岛。尔后骑士团于1834年在罗马重建总部,终于再次稳定下来。骑士团的军事使命已经完结,此后主要从事慈善事业。
今天,马耳他骑士团在联合国享有永久观察员实体的地位,但马耳他骑士团并没有任何领土,它设在罗马的总部马耳他宫,是位于罗马市孔多迪大街68号,占地1.2万平方米的大厦。但这并非其领土,该宗土地主权属于意大利,租借给马耳他骑士团,同时意大利给予该大楼外交待遇。
本文摘自《医院骑士团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