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唐玄宗宋高宗听到牢骚话的反应有何不同

  唐玄宗仪表伟岸,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但性格似乎并不大气,见不得别人的牢骚,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孟浩然慕汉隐士庞德公,隐居家乡鹿门山,到四十岁方始游京师长安,在一群名士雅集联句中,以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使众人叹服,尤为宰相张九龄和王维称道。

  一天,王维邀请孟浩然去金銮殿闲谈,恰好遇到唐玄宗到来,顿时吓得孟浩然躲在床下。王维不敢隐瞒,如实禀报。玄宗也素闻其名,于是招出,要孟浩然当场作诗。当孟浩然吟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时候,玄宗一下不高兴了。说:“你自己不求仕途,我又没有嫌弃你,何故诬赖我。”结果弄得不欢而散,孟浩然唯一的一次主动进京求官,终以自己郁结的傲气告终。

  孟浩然败就败在前拘后倨,天子来时,吓得躲在床下。出来作诗,想必亦有诸葛亮三顾茅庐被征召的心态。再者,自己名扬天下,却被冷落一旁,此时的心里五味杂陈,委屈,伤感,怨恨之情使得孟浩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在玄宗面前流露出似谦实傲的神情。而玄宗多半也是被激怒了,但就凭一句“不才明主弃”就断了孟浩然的前程,未免也太小气了吧!这不过是一句牢骚话,何必较真呢!

  此是其一,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玄宗缺乏气度。

  薛令之在东宫当太子李亨侍讲的时候,由于宫里饭菜十分粗劣,再加上李林甫的排挤,心中十分郁闷,于是在墙壁上留下一首诗:“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

  巧的是玄宗恰好来到东宫,看到了薛令之的诗,心里又是老大不高兴,于是在边上题诗道:“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这不但是下逐客令,既然你嫌弃宫里的伙食,何必还留在这里呢?还讽刺薛令之嘴长毛短无才。果然,薛令之看到后,立刻知趣地卷铺盖走人。

  薛令之的遭遇,令很多人为他鸣不平,但天子龙颜之怒,旁人又有何办法呢?玄宗死后,太子李亨继位,是为肃宗。他命人去请老师回宫重用,可薛令之已经去世了!无独有偶,臣子发牢骚的事,在宋高宗时代也曾发生过,其他不说,至少在这点上,宋高宗比唐玄宗来的大气,通人情。

  据南宋周密《武林外事》记载。有一天,宋高宗御舟游西湖,经过断桥,看见桥旁有一小酒肆,颇为雅洁,于是乘兴落座,抬头看见边上的屏风上有一首《风入松》的词,高宗注目良久,颇为赞赏,便问是何人所作,经人告知,是太学生俞国宝醉后之作。其词云: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泠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在,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

  高宗看后,不禁莞尔一笑,感觉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于是将句子改为:“明日重扶残醉。”并即日命解褐。这意思就是说,高宗已经看出了词中书生的牢骚,不但为他改了词,还让他作了官。褐是粗布衣服的意思,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脱去蓝衫换紫袍”一样。

  宋高宗在历史上虽然是个昏君,尤其是借秦桧之手害死岳飞,留下了万世骂名,但毕竟是徽宗之后,治国无策,艺术修养确实一流。从高宗的一字之改,确实和原作境界不同,去掉了原作的酸儒气,显得落拓有致,风流蕴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