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明朝去当兵,你可能不会上前线而是去种地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你可能不会上前线打战,而是去种地。
如果一旦穿越回明朝当军人,做横刀立马的将军,对于我来说自然是无比盼望的。然而要成为将军,在明朝也是不容易的。明朝将军的来源,早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世袭的将军,也就是明朝开国名将的后人,靠着家族爵位的世袭一步到位。另一种就是草根出身的将军,也就是本身是个士兵,通过屡立战功,最终走向将军的高位,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容易的。
最不容易的,自然是从小兵干起的那种。穿越成这一种,首先就要先从小兵干起。而要干好,就要首先了解明朝建国后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的军制,叫卫所制。按照官职等级的划分,最高军事机关叫“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设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五个都督府不相统辖,分别管理京城以及各地的军队。地方各省的军事长官,叫做都指挥使,指挥使下面,就是基层军事单位卫所。
卫所中的“卫”和“所”,其实是两级军事单位,卫的士兵总数为5600人,管辖五个所,每个所的人数在1120人。卫所的最大特点,一是军事保障自给自足,国家划拨给卫所土地,称为军屯,军队除了操练之外,还要耕种土地维持生活。
(明朝万历年间头盔与盔甲复制品图)
卫所的成员除了士兵外,还有士兵家属,称为“军户”,属于世袭当兵。划给军队的土地,则称为军屯。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军费开支,而且可以保证维持数目庞大的常备军,军屯的生产更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按照朱元璋的话说,就是“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粒钱粮”。二,则是确保军队的绝对忠诚,卫所制度确立后,军队的权力也被拆分,五军都督府虽然是军队的最高机关,但是都督府对于军队只有管辖权而无调度权,统兵打仗调度军队,要有文官负责的兵部来执行,没有兵部的命令,调动百人以上军队就形同谋反。
而一旦遭遇对外战争,明朝军队的集结,则是通过向各卫所调兵的方式,再给予统兵大将带兵权,称作专征,虽说打仗的时候在一块,但打完了仗后,参战的士兵,哪个卫所来的回哪里去,相互间不相统属,比起唐朝同样性质的府兵制来,卫所对于士兵的控制力更强,既保证士兵的战斗力,也能杜绝将领培植私人势力。所以终整个明朝,军队始终保持着对中央集权的绝对拱卫,除了由藩王引发的“靖难之役”外,从未发生过地方军事长官脱离中央割据自立的事。而在这套制度下,明朝军队的总人数,也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记录——洪武年间在册的军队总数,多达一百八十万。
而如果你穿越成为卫所制度下的一个士兵,那么在明朝的户口本上,你的户口写的就是“军籍”,和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普通老百姓的户口叫“民籍”,是归明朝“六部”中的户部来管辖,而你则是由卫所所属的都督府来管辖。
如果你入了军籍,那你全家都是军籍,而且世代不能脱籍为民,可谓一人当兵,全家都是兵,而且代代都是兵。你的家属,就被称为军户,家里当兵的你,被称为正军,你的儿子,则被称为余丁。如果“正军”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了,那么这个名额就由这个家中的“余丁”来继承。
如果说这个家庭所有的人都牺牲了的话,那么这个家庭的军户名额,就需要从这个家庭的籍贯所在地,重新找一户家庭来递补。而在待遇方面,军户家庭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国家会划拨给军户家庭私田,由军属来耕种,并按照户部的赋税规定缴纳赋税,但家中当兵的“正军”,却要去耕种国家的土地——军田,军田产权属于部队,早期由士兵耕种,后期因为士兵逃亡过多,主要招纳流民耕种,需要缴纳规定的赋税,其实就是给国家当佃农,公田的收益,就是明朝早期军费开支的主要来源。
同时,军丁还需要负担戍守京城的任务,一旦被选中了,那么每年农忙过后,就要调度到京城守卫,路费要自理,而且要到第二年农忙开始前才能回来,可谓来回折腾。
(韩国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重铠)
而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在这个体制下的艰辛是很多的,首先是任务重,明朝卫所制规定,边境上百分之三十的军队用于作战,百分之七十的士兵用于种地。
而在内地卫所,通常是百分之八十的士兵用于种地,百分之二十的士兵用于作战。虽然明朝早期设定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考核制度,定期就要抽调考核训练,还要给予赏罚,尤其是作战部队成员,通常都是考核中的优秀者。但是绝大多数的士兵,日常的主要工作还是种地。
而且即使是种地,受的盘剥也是极重的,你家里的地,要按照民田的赋税缴税,而你工作中重的地,要按照比民田高得多的税,向部队缴税。另外定期还需要抽调服役,到京城值班。一旦遇到战事,如果你编入了作战部队,更需要按照命令开赴边境,执行保家卫国的使命。
而随着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卫所制也出现了大问题,其中直接的问题就是:军队的士兵和土地大量流失,被划为了私产。士兵的流失,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土地兼并,大量本来属于军户的私田,被豪强地主以及军队将领,用各种名目私吞,军户没了地,却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最后没办法只要跑路。同时正军所负担耕种的军田,也容易被当地军事将官吞并,原本给国家当佃户的士兵,变成了给将领自己家当佃户。
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士兵的地位更加低下,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擅自调动一百名士兵就形同谋反,可到了中后期,士兵们经常被调动,给达官贵人家里干私活。没有了土地经济的保障,士兵人员也严重缺编,经常是账册上有数目庞大的士兵数量,仔细一查对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而且仅有的士兵,也经常是一些老弱残兵。如此一来,曾经横扫天下的大明军队,就变得越来越不给力了。明朝战斗力的退化,从中期开始局面就非常严重。比如“土木堡之变”后,名将郭登临危受命,担任边防重镇大同的总兵。到任后才发现,按照账册,大同原本应该有兵马八万多,实际却只有一万多。边防重地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
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可汗阿勒坦发动庚戍之变,率军打到北京城下,当时号称明朝最精锐的十二团营,却多些老弱残兵,根本不敢迎战,逼得明王朝无法,只得假装媾和拖时间,等着各地增援部队赶来了,这才把阿勒坦逼退。
(日本官方藏品:十六世纪晚期万历援朝时期的中国头盔)
而相比于卫所制的这些问题,对于士兵们来说,卫所制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它的僵化,在这套制度下,将领的后代永远是将领,士兵的后代永远是士兵,当兵的种地打粮或者修墙铺路,都基本上很难出头,除非是战场上立了大功,可具体到卫所里,进入作战部队的几率,在边境是百分之三十,在内地是百分之二十,进了作战部队,碰到立功机会,也同样是困难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没积极性。随着明王朝的演进,越发失去保障且没有积极性的明军,战斗力也一度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