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姚启圣,在清朝收复台湾中贡献很大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启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现今,提起康熙年间收复台湾,大多数人们往往会想到施琅,他被认为是清朝收复台湾的最大功臣,甚至将统一台湾全部归功于施琅,反而忽略了另一个大功臣——福建总督姚启圣。可以说,姚启圣为台湾所作的贡献不在施琅之下,但他因触怒康熙帝,最后功绩被刻意抹杀,因而提起收复台湾,少有人会想起姚启圣。
姚启圣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是浙江会稽人。他曾改隶汉军镶红旗,并于康熙二年(1663年)通过了八旗乡试,不久后被授广东香山知县。康熙八年(1669年)曾因“擅开海禁”遭罢官,过了五年,他因平定耿精忠叛乱立功,经康亲王杰书保荐又被重新起用为授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在福建沿海大败清军,康熙大怒,罢免了原任福建总督,任命姚启圣为新任福建总督,专责平台事宜。姚启圣在总督任上作出了许多贡献,他制定了平台方略、发展福建经济以作好对台斗争准备。可以说,没有姚启圣的这些筹划,施琅难以顺利地攻克台湾。
清朝曾先后几次攻打台湾,其中姚启圣就贡献不少的“情报”,康熙二十年(1681年)姚启圣曾向朝廷密报郑经死去、台湾局势混乱的消息,便请求康熙趁机攻打台湾,促成了康熙的征台主张。虽然这次征台以失败告终,但姚启圣仍作好征台的准备,他出资捐修战船70只,捐募勇兵3200名,下令所有水师官兵按期操演,随时准备进取台湾,因而到康熙二十一年(1882年),清军水师已有“精兵二万余,战船三百艘”,但康熙帝命令姚启圣相机剿抚。第二年,姚启圣又上奏,提出了攻打澎湖、台湾的建议,为日后施琅成功复台作好了充分的理论和军事准备。
姚启圣很早就主张武力统一台湾,并力荐施琅率部征台,当时朝廷上下一片反对征台之声,以李光地、姚启圣为代表的少数官员力主武力征台,并向朝廷荐举了曾为郑氏政权效力的施琅。虽然后来施琅与姚启圣就征台的具体策略上存在激烈争论,但姚启圣能顾全大局,在施琅率兵攻打澎湖、台湾时提供后勤补给,他曾捐资制造大小战船100余艘,给施琅补充平台士兵一万余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姚启圣为后来征台的成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却“得罪”了康熙帝,究其原因,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观点是姚启圣在平台叙功一事上得罪了康熙帝,当时康熙已经下旨嘉奖姚启圣,但姚启圣一再推辞,不敢言功,引起了康熙的不满,因而不久又下令停叙其功,抹杀了他在收复台湾中的功劳。第二种观点是姚启圣先前与施琅的争执以及在剿抚一事上的左右摇摆,让康熙帝颇为不满。这些导致了姚启圣最终受到朝廷冷落,致使疮疾加重,不久便抱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