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解密:于成龙是如何成为“第一廉吏”的

  中国文化向来推崇少年天才,官场亦是如此。不过,封建官场升迁有着严格的制度,宋人形象地将其称作“磨勘”,即需要一步一个台阶升迁。制度设计的益处在于,官员能够经历各种职务、不同环境的历练,进而逐渐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并锤炼出真正的人才。但弊端则在于,每一级职位对于年龄的要求较高,故当事者倾向于及早跻身于高级官员的行列,易急于求成。

  实际上,沉潜深思、修身养性、积累经验、久久为功,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与其一味推崇少年天才,不如推崇那些默默努力、涓滴成流、聚沙成塔、大器晚成之人。于成龙便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方山县下昔乡来堡村)。少年时代,他就勤奋好学,熟读诗书,且明晓事理、见识过人。他曾在明崇祯十二年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迟迟未能走上仕途,于是便在家过着清苦的耕读日子。这样的岁月锻炼了他的才识,也让其对民间疾苦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他后来的从政生涯,不能不说是一种帮助。

  于成龙在家乡时就名声在外。有记载说,明末盗贼蜂拥而起,乡里居民曾欲修筑堡寨以做防卫,而堡寨所在的地方正位于于成龙家的祖坟附近。风水先生认为这将不利于风水,但于成龙笑着回答:若能保千家万户平安,独对我家不利,那就是利多而害轻,应当修筑。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他思考问题往往能从大局着想,体贴百姓疾苦。这与其后来的从政思想是一脉相承。

  多地州县任上,兴利除弊不做太平官

  《韩非子》记载,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武。这句古语对设计一套科学的干部遴选机制很有启发。高级官员的成长总是需要在基层、在艰苦区域的锻炼。

  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第一次出仕,这一年他已经44岁了,第一任官职是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山西到罗城,行程将近6000余里,家人、亲友很为他担心,但他不以为然,决心要为民做事。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某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

  罗城地处荒僻,条件十分艰苦。据于成龙文集《于清端公政书》记载,罗城没有城郭,城内居人不过数家,满目荒凉,野狼遍地,甚至没有官衙,最初只能寄居在关羽庙,把床安放在周仓塑像之后,以院内积土当作几案,旁边挖坑做饭,炊具也只有一锅一盆。没过多久,他带的两个仆人就遇到瘴病而死;另一个仆人见此情形,也告辞而去。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于成龙兢兢业业,为民谋利、问民疾苦,设学校、兴教化,不久便取得成效。罗城盗贼频繁,一方面是因为贫穷,自然条件险恶,另一方面也与族群关系复杂有关。除了汉人外,当地还有瑶人等民族,民风强悍,相互仇杀,且有人据险为盗。为此,于成龙编查保甲,约束居民,同时率乡勇直捣盗贼巢穴。一时间,罗城居民得以安居乐业,尽心于农耕。

  于成龙去罗城时,家眷皆未跟随。于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县政事业上,且做到了爱民如子。当地人看于成龙生活清苦,便向他送来一些油盐,于成龙说:“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奉汝父母。”不出三年,罗城大治。五年后,因政绩出众,于成龙考核时被定为“卓异”,这是清朝官员考核的最高等级,被调任四川合州担任知州。于成龙调任前,罗城人民夹道送行,“泣送数百里”。

  合州也是一个比较贫瘠的地方。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人口衰减,但徭役依然很重。担任知州职务对于成龙而言,是一个大的考验。他到任之后,立即对旧有积习进行改革。按惯例,知州到任后,知府下帖要求合州送鱼,但于成龙接帖后,坚决拒绝,同时向上级汇报民间疾苦,将居民役务负担废除了10余件,又设法鼓励人开垦荒地。百姓赞扬他清风廉洁,跟在罗城一个样。

  两年后,于成龙又因政绩突出而调任湖广黄州府同知,驻扎岐亭镇。有一年,黄州闹饥荒,于成龙没有什么积蓄,就把自己乘坐的一匹骡子出售以赈济灾民。但好景不长,吴三桂突然在云南起兵,兵锋直指湖广。清康熙十三年,于成龙署理武昌知府。为招抚叛逆,他自骑一骡直奔敌寨,并成功劝服对方,其勇其智令人叹服。这其实与他在黄州、武昌任职期间人品高洁、廉洁奉公、威望甚高是分不开的。

  因平叛有功,于成龙被擢升为黄州知府。尽管战事紧急,但他依然极其关心民众疾苦,严令禁止在正常赋税之外再行征收,禁止私自加派,禁止官员之间相互馈送,由此民心大安。清康熙十七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江防道员,操练水师,亦卓有成效。

  在正式成为省级大员之前,于成龙出任罗城知县,随后出任知州、知府、道员,并先后在广西、四川、湖广等地历练。难能可贵的是,以如此高龄在基层任职,于成龙没有丝毫心灰意冷,也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每到一地,无论任职时间长短,总是竭尽所能,兴利除弊,劝课农桑,兴教化,废除陈规陋习,同时做到了清正廉洁。这正是应了他说的那句“天理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