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梁漱溟日记》揭秘:其曾以中学学历任教于北大

  早年信佛而后又归儒,以中学学历执教于北京大学,壮年又因乡村建设而放下教鞭,为调停国共争端发起民盟……可以说,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的一生,就是新旧中国半个世纪的国运缩影。总字数逾80万字、时间从1932年横跨至1981年的《梁漱溟日记》日前出版,梁漱溟次子、已经87岁高龄的梁培恕老先生也借此机会跟重庆晨报记者聊起了自己眼中的父亲。

  曾枕着梁启超的书睡觉

  《梁漱溟日记》是梁漱溟现存全部日记(近80万字)的汇编,同时附上了数十张首次公开的私家历史照片。作为梁漱溟日记的首次单行本,他早年投身乡村建设,巡视抗战敌后,调停国共两党争端,上缙云山闭关修佛,解放后参观城乡新变与土地改革,文革时抄家受辱等长达50年的经历、感受,均在日记中有记录。

  在次子梁培恕看来,父亲之所以有后来的种种经历,和他早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民国5年(1917年),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开始,恰好在这一段时间里,知识分子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学术思想,而正好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关心国家、社会的人。”梁培恕回忆,父亲很早就跟自己聊到过,他受梁启超影响最大时,是把梁启超的著作搁在床上,有时候就当枕头,就这样入睡,着迷到这个程度。“但他当时并没有受到梁启超思想的约束,而是有他自己的一套。”梁培恕说,父亲总是跟自己说,“我读书从来都按自己的兴味读,无论看什么书,总是心里先有问题,再去找书看,找书看的目的也基本上不是充实自己的知识,而是要证实我想得对不对。”

  牵挂社会问题放弃出家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梁漱溟在接受、研究儒学之前,其实对佛教更感兴趣,并一度想出家。“其实最终他没有出家当和尚,不是受到家里的阻拦,相反我的祖父一点都不阻拦他。”梁培恕说,真正让父亲放弃出家念头的是他对社会问题、中国问题的关心。“很多年前,他跟我们说过,我的感情和思想分成了两半,这种日子不能过,在一两年内我必须选择其一。最后他选择了留在人间,不当和尚。”

  以中学学历任教于北大

  在梁漱溟的经历中,以中学学历任教于北京大学绝对是一大亮点。说起这个时,梁培恕连连感叹,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北大的学术自由之风有多么昌盛。

  “蔡元培当时让他去讲印度哲学,他(梁漱溟)说我没有研究过印度哲学,我就是看了一些佛书,对佛教有一点认识,那只是印度哲学的一小部分。蔡元培说,现在既然除了你以外没有别人,那就先教你的,一边教一边自己学。”梁培恕举了个例子,说明当时北大的自由度是如何的出人意料,“父亲进北大讲印度哲学只讲了一年。1918年,他突然觉得如果外国人来了中国问到孔子是怎么回事,这必须得有一个研究机构,就在校刊上登了一个建议北京大学应该组织一个孔子研究会的启事。过两天,他又在校刊上登出一个启事说,我不讲印度哲学了,就讲自己对孔子的认识。再后来,他开讲佛法,也是只在校刊上登个启事,通知学生时间地点,完全不用跟校方说。”

  梁培恕说,据父亲回忆,自己和胡适当年讲课,听课的人都是教室里装不下,在礼堂里讲。“胡适每一次讲课有三四百人听,他也有二百多人听。听的人也不一定是学生,只要有兴趣你就去,门是开着的,随便去。他们两个人就这样讲了很长一段时间。”

  更有趣的是,梁漱溟告诉儿子,当时的教育部长到美国去参观了一次,回来之后跟自己说,人家的小学生都是启发性教育。“他听了之后非常振奋,立刻又登一个启事,说我以后绝不妨碍别人思想发展,并提议,哲学系以后的课就是大家互相启发和讨论。”

  一度还有一个梁漱溟的学生突发奇想,在校刊上发了一个启事说,从现在起我不参加考试了,考试没有意思。教务长的回复也没有责怪他,“你不参加考试可以,但毕业文凭不好发了,因为你没有分数。考试没有分数我们怎么知道你的水平怎么样呢,够不够及格够不够毕业呢,所以你得考虑这个问题,不考试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