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周是谁?曾攻克日军最大的要塞,但很少有人知道他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官二代都是浮夸子弟,只知吃喝玩乐,而工作、读书却拖后腿,尤其不能吃苦。
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些官二代,为人朴素,学习、工作都很勤奋,甚至还有很高的才华,比如抗日将领何绍周,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何绍周的爸爸并没当什么官,但他的叔叔是赫赫有名的何应钦,蒋介石“黄埔创业”的金兰兄弟,后来成为“二当家”。何应钦自黄埔军校起,就把何绍周带在身边。
有了这个铁板背景,何绍周可以称得上标准的官二代。但何绍周为人低调、沉稳内敛,从不仗势张扬。而且,思想上还很开明,年轻时就因反对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
从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何绍周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后来又赴日本学习步兵、炮兵。回国后税警总团第2团团长,“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率领全团与日军激战,消灭的日军人数远超自己的伤亡人数,并一度夺回闸北火车站。全面抗战爆发后,任税警总团第一支队司令,在蕰藻浜地区与日军激战,击毙、击伤大量日军。
南京保卫战后,何绍周任103师副师长,后又任师长。103师是“黔军”,也算是何绍周的家乡部队,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中伤亡惨重,剩余不到600人,经两次共补充4000贵州新兵,才勉强凑成一个师的架子。
何绍周到任后,立对全师进行严格的正规化训练,使战斗力大大增强。武汉会战时,在田家镇外围击溃进犯的今村支队,并全歼日军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中队,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由于战功突出,103师由地方部队跻身中央部队行列,人员、武器都大大增加,其中光炮兵就有一个营,当时很多军一级部队只有炮兵营。
此后,何绍周率领103师长期驻防湖北,多次与日军激战,并于1943年初接替郑洞国升任第8军军长。
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发起滇西、缅北反攻,远征军一部对松山久攻不下,何绍周奉命接替攻打松山的任务。
松山是日军滇西、缅北整个防御体系的支撑阵地。从1942年5月到1944年6月,日军一个工兵联队外加强征的近2000民工,施工整整两年。山上据点成群、碉堡密布,具有完备的火力网。每个碉堡顶部都用粗大、坚硬的圆木覆盖,多达4、5层,上面还有几层很厚的钢板,能承受500磅的炮弹直接轰击。
接到攻打松山的任务后,何绍周对松山发动近10次进攻,最后从底部挖坑道,引爆炸弹,全歼松山日军。拔出阻挡远征军前进的最大一颗“钉子”。
在攻打松山的战斗中,“黔军”103师一直担任主攻,3个团轮番上阵,一直没下火线。全师伤亡惨重,最后连勤杂兵、医务兵都派上了前线。
由于攻克松山的卓越战功,何绍周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但他为人低调,从不宣传自己,所以直到今天,松山是日军最坚固的要塞,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攻克松山的就是何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