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汉武帝临死立下一条规矩,是封建王朝延续千年,直到清朝。

  自古以来,年龄幼小的皇帝登基,往往会造成政治上的动乱,要么后宫干政,要么宦官专权,这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顽疾。

  汉高祖刘邦当皇帝之前只是沛县的一个小小的亭长,当时吕雉只是一名村姑,看到刘邦气度不凡,因而嫁给了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后,吕雉一下子就成了皇后,她善于计谋,贪恋权势。刘邦死后,吕雉设计毒死了争皇位的刘如意,并将戚夫人砍断四肢扔进了厕所,残酷暴戾,骇人听闻。到汉武帝时期,他的祖母窦太后也是一个十分看重权力的人,汉武帝刘彻年幼,许多事都得听从窦太后的意见,不能独立处理大事。后来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真正掌握大权。后宫两位皇后和太后专政欺凌幼主,架空皇帝,给汉武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警醒和反思。刘彻在位几十年,临死前,定儿子刘弗林为太子,由于刘弗林年幼,汉武帝依然记得吕后和窦太后的所作所为,所以就定下了一条规矩“子为储君,母当赐死”,说完这句话,汉武帝就立即派人赐死了刘弗林的生母。

  汉武帝定下的这条规矩,到了后面的朝代,只有北魏的皇室遵从了这条规矩,每一次立太子时,一旦太子定下来,后宫就会哭嚎震天,因为老皇帝马上就会派人将太子的母亲处死。北魏灭亡后,就再也没有朝代遵从这条规矩了。或许是因为这条规矩太过残忍,老皇帝不忍心处死自己的爱妃,新太子不希望自己的生母被处死,因此这天规矩也就没人遵从了。然而到了后面,许多朝代都出现了后宫干政的情况,真正造成巨大影响的一共有两次。一次是唐朝的武则天,唐高宗死后,武则天逐渐由垂帘听政走向台前,并最终称帝,废除唐朝,改国号为周朝。第二次就是慈禧垂帘听政,晚清时期,咸丰皇帝定下的太子年幼,对慈禧和慈安两位恋权的妃子心存善念,只找了肃顺等几位辅政大臣。咸丰死后,慈禧等人很快发动政变,清除了辅政大臣,一下子成为了清朝的实际主宰者,慈禧随后软禁了光绪帝,打压进步力量,将中国带入贫穷落后的局面,最终导致清朝灭亡。

  汉武帝定下的这条“子为储君,母当赐死”对于后宫干政十分有效,但是过于残忍,所以被后代的帝王都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