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当初拒绝安葬朱元璋父母的地主怎么样了,朱元璋有没有杀他呢

  还不知道:当初拒绝安葬朱元璋父母的地主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可能你现在是家财万贯,或许用不了多久便会一贫如洗;又或者你现在连肚子都难填饱,日后却走上人生巅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是如此,他从普通百姓一举跻身于帝王行列,“草根皇帝”朱元璋的确是心狠手辣,对于开国功臣十分忌惮,并逐一而杀之。对于恩人如此,那对于曾经的“仇人”又会是怎样呢?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遇上蝗灾和瘟疫,其父母和大哥先后去世,家中也只剩朱元璋和二哥,可家里早已经是一贫如洗,哪来的钱安葬父母。

  朱元璋的当时在为地主刘德种地,也就是佃农。谁也没有想到会遇到蝗灾和瘟疫,朱家两兄弟最终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便请求地主刘德赠一分地来安葬父母,可刘德根本不愿搭理他们,还说:“你们的父母种我的地,是我养活你们一家子,如今他们死了还要我管?做梦吧你们!”朱家兄弟也明白刘德的意思,便也不再相求。

  在兄弟二人陷入绝望时,有一人伸出了援手,他便是刘继祖。此人和朱元璋是同乡,当时眼看亲人面临死无葬身之地,并且乡里的有钱地主也无动于衷,稍微富裕的地主刘继祖发了善心,拿出一块地来供朱家作墓地。朱元璋十分感激,父母终于入土为安,刘继祖的恩情此生难忘。

  刘继祖对朱元璋的帮助就好比寒冬里的炭火,温暖了朱元璋的心。朱元璋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地主刘德无情无义,他牢记于心;刘继祖的大恩大德,他也记在心里。后来,为了生存下去,朱元璋便外出逃生,在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在多年的流浪生涯中,他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也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

  艰苦的生活铸就了朱元璋的坚毅、果敢的性格,可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朱元璋在二十五岁那年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开始了军旅生涯。后来朱元璋的势力不断壮大,经过多年的打拼,朱元璋最终一统江南,建立起大明王朝。王朝建立必定会犒赏功臣,朱元璋赏罚分明,封六公,亲定功臣。在这么多年的打拼中,朱元璋始终没有忘记恩人刘继祖,同时也没有忘记狠心的地主刘德。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得知刘继祖早已去世,便追赐他为义惠侯,其妻子为侯夫人,由是荫及子孙,与明朝相始终。刘继祖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后人却能够继承侯爵之位,只要明朝不亡,刘继祖的后人便一直能够富裕下去。而后,朱元璋又去找刘德,没有想到这个狠心的地主仍健在。刘德见到朱元璋后,双膝跪地,面如死灰,一个劲地磕头认罪,他知道如今朱元璋贵为皇帝,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当年的“仇恨”必将延续至今。

  可朱元璋并没有下令将其处死,反而不计前嫌还奖励刘德。朱元璋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文。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朱元璋并不想怪罪于他,当年所为也是人之常情,连朱元璋本人都不知道日后会成天子,更别说刘德如何想。刘德跪倒在地,不禁痛哭流涕,同时也感激朱元璋的不杀之恩。

  朱元璋对皇权有威胁的人或是贪官污吏,他显得残酷无情,必定斩杀;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要没有威胁,他便既往不咎,显得大度、仁慈。“草根皇帝”朱元璋体恤民间疾苦,他深知百姓之苦,因此在位期间一直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大力支持普通百姓的农业种植。抛开杀功臣的头衔不说,朱元璋的确是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