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唐太宗人生最大的烦恼:多个皇子涉嫌谋反篡位

  贞观十七年三月的一天,在齐州通往长安的大路上,一骑骏马缓缓向西走来,骑坐马上的,是齐王府的长史权万纪。

  权万纪正在赶往长安。此前,权万纪向朝廷报告,齐州都督、齐王李祐有谋反的迹象,唐太宗李世民就让权万纪和李祐一起到长安去,把情况当面向他说清楚。为了防备万一,唐太宗又派刑部尚书刘德威赶快到齐州去,察看当地的情况。

  权万纪比齐王李祐先行一步,赶往长安。他不知道,此时自己的身后正有一个杀手骑着快马飞奔而来,他永远走不到长安去了。来人名叫燕弘亮,是齐王李祐派出的一位武士。

  齐王李祐,字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五儿子,母亲阴妃。武德八年李祐被封为宜阳王,父亲李世民登基之后,李祐进为齐王,兼任齐州都督,贞观十一年前往藩国就任。

  李祐有一个舅舅名叫阴弘智,在宫中担任尚乘直长。有一年李祐回到长安,生了一场病,在长安养病期间与舅舅阴弘智经常接触,阴弘智对他说:“你虽然贵为皇子,可是皇帝的儿子太多,皇帝去世之后,你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

  李祐认为舅舅的话很有道理,决心组建一只私人的卫队。阴弘智就把自己的妻兄燕弘信、燕弘亮引荐给李祐,二人帮助李祐招募一些剑客与武士。李祐带着他们回到齐州,感觉胆气比从前强悍了许多,行为也渐渐狂野起来。

  齐王府的长史薛大鼎无法管束,李祐不停地惹事,让唐太宗非常生气,撤掉薛大鼎,改派权万纪去齐州,做齐王府的长史。

  权万纪原来在李恪府里做过长史,有经验,性格刚正、急躁,做事严厉。当时唐太宗接连写了几封信责怪齐王李祐,权万纪劝说李祐:“你是皇上的爱子,皇上这样责怪你,是盼望你悔过自新。如果你能改进,我愿意入朝为你解释,消除皇上的疑惑。”

  李祐感觉他说的有道理,就写信向父皇承认错误,交给权万纪带到长安。唐太宗听权万纪说了齐王的近况,非常高兴,厚加奖赏,同时还不忘再训上儿子几句。本来这是一个父亲通常的做法,齐王李祐太年轻,没有理解父亲的用心,反而认为权万纪在父皇面前出卖了自己,恨之入骨。

  权万纪回到齐州,对李祐的要求比过去更严格,不许他跨出齐州城门一步,先把李祐的亲信昝君谟、梁猛虎等勇士赶出王府,又找个理由把他们抓了起来,同时向朝廷通报齐王谋反。事情到了这一步,李祐当然不能放权万纪回到长安去。

  燕弘亮快马追赶,远远望见前面的权万纪,伸手摘下背上的弯弓,搭上一支利箭,瞄准权万纪射出一箭。利箭如电,准确地射中权万纪的后背,权万纪立刻跌下马去。燕弘亮驱马上前,到权万纪的身边下马,掏出一把利刃,就地把权万纪肢解,尸体的碎块丢到厕所当中去。

  权万纪被杀的消息传回到齐州,典军韦文振知道大祸临头,因为自己曾向权万纪汇报过齐王不法的事实。韦文振慌忙逃走,被追兵赶上杀死。

  李祐杀死权万纪等人,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而且以后再不会有人来管束自己。他开始招兵买马,修造兵甲,加固城防,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当兵,又委任了大批的官员,大肆封赏。齐州城里的许多人害怕受他的连累,夜里偷偷从城墙上溜下去,奔往他乡。

  此时,赶来勘问的刑部尚书刘德威刚刚走到濮州,听到齐王反叛的消息,急忙进驻济州,一边飞报长安。唐太宗得到消息,亲笔写信给李祐说:“我以前经常告诫你,不要亲近小人,就是害怕眼前这种事情发生。你从前是我的儿子,现在是国家的仇人。我上对不起皇天,下对不起后土!”

  短短几句话,写完之后,唐太宗已经泪流满面,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保不住了。唐太宗派兵部尚书李勣和已经在济州的刘德威带兵前去征讨。

  齐王李祐这一边还不知道死期已至,每天与燕弘亮等人饮酒作乐。燕弘亮安慰李祐说:“齐王不用担心,他们来了,我右手端着酒杯继续喝酒,左手挥刀,就取他们的性命。”

  这种话李祐喜欢听,问题是外面的人并不买他的帐,他发出的征兵令遇到了挫折,各州各县根本没有人响应。李祐终于知道害怕了,给父皇上书,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我是陛下的亲儿子,受到权万纪的陷害,近来的行为确实有些颠狂,主要是因为心里害怕,打算逃走,所以准备了一些兵器和人马,为的是防身自卫。”

  辩解苍白无力,而且为时已晚。朝廷的军队还没有到,附近州县的兵马已经来到齐州城外,李祐和亲信们准备逃走。一天夜里,齐州城兵将杜行敏带着一群士兵,凿穿齐王府的院墙,把李祐和燕弘亮等人的住处包围起来。李祐要顽抗到底,杜行敏让士兵在房子周围堆起柴草,对里面的人喊:“你们这些国贼,赶快投降,不然放火。”

  于是齐王李祐和几个亲信被生擒,押送长安。唐太宗把李祐贬为庶人,赐死在内侍省。

  亲子反叛,是最让皇帝伤心的一件事。唐太宗赐死自己的五儿子李祐,当然难过。可他不知道,更让他难受的事情还在后面。

  平定齐王李祐的叛乱之后,自然要进行调查和清算,这个过程中牵扯出一些人,其中有一个名叫纥干承基的,平时与李祐关系很好,所以被判死刑。在审讯纥干承基时,他供出许多惊人的秘密,这些秘密直指皇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字高明,当初唐高祖让儿子李世民住在太极宫的承乾殿,李世民的大儿子就在承乾殿里出生,于是以殿名为他命名。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时候,李承乾只有八岁,被立为皇太子。

  幼时的李承乾聪明可爱,唐太宗对这个小小的皇太子异常宠爱,也对他寄予厚望,早早让他学习处理政事。但是每个人都是会变的,坐在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定力稍有欠缺的人,尤其是一个年轻人,很容易会忘乎所以。

  李承乾就是如此。这位皇太子年纪越大,毛病越多,声色冶游,无所不好。最初李承乾害怕父皇知道,小心掩饰。唐太宗派出最博学、最正直的大臣到太子府任职,像孔颖达、于志宁等人。他们看到皇太子的行为不合适,马上进谏,皇太子立刻正襟危坐,一脸恭敬,真诚悔过。但这只是表面功夫,事后他玩得更凶、更放肆。

  李承乾的荒唐事数不胜数,他让自己的下人们身穿彩衣,在鼓声之中表演杂技。又在东宫架起大铜炉,让人出去偷来牛马,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宰杀和烹煮,然后召集亲信一起大吃一通。

  李承乾似乎对胡人的生活方式特别偏爱,找来一些胡人模样的人,梳起胡人一样的发辫,穿上羊皮袄,五个人为一伙,在东宫里搭建帐篷,像胡人一样大吃羊肉。李承乾身在其中,自称“可汗”,倒在地上假死,让众“胡人”骑马过来,围着他盘旋痛哭。

  李承乾又找来汉王李元昌,把下人们分成两队,张列大旗,两个人各带一队,互相用兵器拼杀。哪个人不认真打,一定严刑惩罚,有的人被打死,有的人被阉割。皇太子的这些表现,只能用病态和疯狂来概括。

  对于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李承乾深恶痛绝,说:“将来我做了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再敢拦我、劝我,我一律杀掉。杀他五百人,就再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了。”

  唐太宗为了调教好皇太子,伤透了脑筋,仔细比较之后,选择于志宁担任太子左庶子。太子左庶子的位置很重要,也很有前途。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太子的时候,担任左庶子的人是长孙无忌。

  于志宁,雍州高陵人,早年投奔唐高祖。贞观年间做过中书侍郎,散骑常侍,兼任太子左庶子。唐太宗希望于志宁能好好教导年幼的皇太子,别让他胡来。李承乾平时的言行不合礼度,于志宁专门写了二十卷的《谏苑》。唐太宗看了很高兴,特意赐给他十斤黄金、三百匹绢。

  贞观十四年,于志宁兼任太子詹事。因为母亲去世,于志宁解职守孝,不久唐太宗就要求他回来教导皇太子,说:“我的儿子需要帮助。忠孝不能两全,你要克制私情。”

  于志宁只好回到皇太子身边。李承乾曾经大兴土木,征用大批工匠,建造宅第。又和太监来往频密,把突厥人引入宫室之内。于志宁认为这些做法欠妥,屡次劝说,终于把李承乾惹恼了。

  皇太子的脾气就是和平常人不一样,他找了两个刺客,一个名叫张师政,另一个就是纥干承基,让他们去把于志宁杀掉。两个人悄悄潜入于府,发现于志宁住的地方异常简朴,已经到了寒酸的地步。两个刺客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认为于志宁应该是一个好人,不忍心杀他,又悄悄退了出来,于志宁躲过一劫。

  现在,因为齐王谋反案,纥干承基被捕,进一步审问,纥干承基供出更骇人的内幕:原来皇太子李承乾也在策划篡位!

  据纥干承基交待,在听到齐王李祐反叛的消息之后,皇太子李承乾曾经对纥干承基说:“我院子西面的这一道墙内就是皇宫大内,离我这里咫尺之遥,齐州离大内可是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