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不让男女通婚?这个制度是好是坏?

  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不让男女通婚?这个制度是好是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太平天国前期在军队和占领区实行“男女馆”政策,也就是强行地将男人和女人分开编队管理,分别集中居住。男女相见,必须打报告,得到批准之后,才能够短时间相聚,然后又要长时间分开。

  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

  对于这个政策很多人都比较难以理解,甚至主观妖魔化,认为是洪秀全等为了自己坐享淫欲,不让男女通婚。但是如果真不让通婚,天国的未来又在哪里,接班人也是很大的问题。

  毕竟天王洪秀全88妻,后宫充斥2000妇女;东王西王11妻,南王至豫王各6妻,依次降等,凡是在天国混到一官半职的,都可以打申请,至少娶到1妻。普通士兵想要娶老婆,几乎没门。

  宣传归宣传,实际上太平天国之所以这么做,就连当时的清廷都能看明白太平天国的用意。

  发逆别男女甚严,夫妇不能同居,盖恐贼众引家,不与力战,而设女馆,挈家同行,以系恋之。

  这段话其实就解释了太平军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是动过脑子的,历史上的流民起义,最终都没有战斗力,原因就在于拖家带口,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李自成之所以百万军队被吴三桂和多尔衮十来万的联军打的灰飞烟灭,拖家带口的流民军队,看起来人数上吓人,但对正规军的实际战斗力差得远。

  而太平军通过男女分馆制度,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加上类似于“三三制”和“政委制度”的架构设计,前期的太平军的军制其实是一直领先于整个时代的,这也是前期太平军战斗力强大的因素之一。

  其实这个政策不但保持前期太平天国强大的战斗力,还对迅速巩固占领区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学过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所以一个人的归属感实际上源自于家庭。但是太平天国在占领区实行男女分馆制度,实际上就是彻底打破了家庭单位,把原本个体对小家的归属感彻底击碎,大家彼此就只能从太平军的男女营这些大集体里寻找归属感。这样一来,太平天国就对自己的子民们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

  由于一切缴获归“圣库”,个人不得有私产,所以男女营通过相同条件下的共同战斗,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共同认知,这到了战场上就是战斗力。

  但是到了中后期,太平天国已经定都南京,开始世俗化基层建设的时候,这个制度就彻底变成了桎梏。

  因为前期为了保持战斗力,可以实行分馆制度。但是到了中后期,随着天国的规模变大,人员更加复杂,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简单粗暴的分馆制度,自然面临各种压力,要社会稳定,要有未来和发展,还是要回归到以家庭为基础单位的社会生活中来。

  所以1854年8月,10万余众的女营因为粮食紧张,被全部解散;到了1855年,洪秀全下旨宣布男女营制度彻底成为历史,允许她们结婚,允许她们有选择成为家庭主妇的自由。而这一举措,实际上再一次稳固了太平天国在占领区的统治。

  事实上,如果不是太平天国顶层设计有大漏洞,导致了内讧;单就太平天国基层制度上的很多设计而言,都非常先进,所以很难说,它就肯定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