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贪官朱大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捐出全部身家抗敌
明朝从万历年间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崇祯年间,“堤坝”完全堵不住,所以尽管有崇祯这样即便纵览整个明朝,看上去还不错的皇帝坐镇,也回天乏术,最后落了个煤山上吊的下场,而明朝至此也关门大吉。客观来讲,明朝的消亡固然有后人所说的“气数已尽”等原因,但本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比如说吏治败坏、官吏贪污成风等原因,都是堤坝里的蚁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即便是在明朝的最后几年,很多老百姓都食不果腹的时候,明朝还出现过一个巨大的蛀虫。此人名叫朱大典,祖籍浙江金华,凭借过人的本领,混迹于明末清初,最后以贪婪无度的手段,成了明末数一数二的贪官。
朱大典从小生于贫苦之家,靠给人打工为生,比起普通穷苦人家孩子,朱大典幸运的一点是,他小的时候有书可读,加上本人也比较机灵,所以在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考取进士,授章邱知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凭借年轻给人打工时的历练,朱大典很快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加上他本人确实有点真才实学,才干出众,所以很快就晋升为福建布政司右参政。
期间,因为他父亲病逝,按照明朝规定,他必须回家“丁忧”,为父亲守孝三年,直到崇祯三年,才重新复出。巧合的是,就在他刚刚上任的那一年,明朝武将孔有德在山东发动政变,连诛数名明朝大员,最后,还是文官出身的朱大典挺身而出,将叛乱平定,而他本人,也因此获得升迁。
可就是这么一位能打仗的能人,却是个心术不正的贪婪之辈。史料中记载,朱大典在任期间“四处搜刮,敛聚的财富富可敌国”,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捞个盆满钵满。尤其是在凤庐担任巡抚的时候,因为明朝高层忙着抵御关外的清军和李自成,所以对内根本就无暇顾及,给了朱大典很大的机会来中饱私囊。几年间所收敛的钱财,几乎富可敌国。
不过,尽管贪婪,但对于做人做官的本性,朱大典其实一直都没有忘记。明朝灭亡之后,因为不愿意为满人打工,朱大典跑回了老家金华,隐居起来,后来清军南下,朱大典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迟疑,又将全部身家边卖掉,用来招兵买马进行抗敌。在金华,朱大典建立了一支团练乡勇,准备跟清军对抗到底。
隆武二年三月,清军攻至金华城。对于守城的朱大典,清军首领其实早在此前有所耳闻,所以准备招降,但前者却予以了坚决拒绝,与清军展开血战。最后,因为防御条件和兵力悬殊的缘故,朱大典在坚守金华一个月之后终于被敌军攻破,其本人也为国捐躯。《南明史》中记载,在最后的人生时刻,朱大典也未曾给对方羞辱的机会,而是只身走入城内的火药库,将自己置于火药桶上,用粉身碎骨给了这个他曾蛀咬过的国度一个最后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