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率60万大军,为什么攻不下只有1万守军的洪都
话说元末两大枭雄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了争夺“带头大哥”,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结果陈友谅经过几次大败后,退守武昌,但并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在励精图治,经营着他的地盘。一是摧富益贫。将富人的财产和土地平均分给贫苦农民,做到有衣同穿,有地同耕,有饭同吃。二是屯田积粮。大力开拓荒田,大兴水利,广大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大力重视粮食生产。三是大力扩军。因为有了粮食,陈友谅提出当兵就有粮食补给的条件很诱人,因此,很快,陈友谅的军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很快达到了60万。这个数量是朱元璋望尘莫及的。
朱元璋向安丰进军,露出了致命的“命门”。陈友谅那双洞若观火的双眼早已把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没有再犹豫,马上倾尽自己60万大军,向朱元璋进军,他把攻击的目标选在了洪都(也叫龙兴)。
事实上,朱元璋命门真正所在是集庆,如果此时陈友谅直接挥师向集庆进军,那么,这将是对露在外面的朱元璋的命门致命一击。然而,陈友谅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没敢直接打朱元璋的七寸,而是选择了试探性地打朱元璋的“三寸”洪都。
集庆空虚,为何陈友谅不攻打,反而绕道攻击洪都呢?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陈友谅被朱元璋打怕了。陈友谅想退而求其次,通过拿下洪都来提振自己的信心。然而,陈友谅不会料到,就是因为这个错误的军事决定,导致的结果是白白错失了一举击溃朱元璋的战机。
因为洪都守将叫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虽然刚刚二十出头,但拥有的官衔却不小——大都督。他虽然遗留下纨绔子弟的放荡不羁和风流倜傥,但关键时刻却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此时他在洪都拥有的兵马不足一万。一万VS六十万,六十打一,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PK,这是一场实力悬殊太大的比赛。也正是因为这样,陈友谅站在“巨无霸”的战舰上,豪情满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道:“踏平洪都,直捣集庆,击溃朱元璋。”
对此朱文正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坚决回击道:“NO。洪都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想摆平就能摆平的。”说完这句话,他立即来了个双管齐下。一是统一思想、提振信心。他迅速召集部将进行了紧急总动员,提出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口号。在他的感染下,众人纷纷表示,誓和洪都共存亡,誓展朱军雄风,誓死保卫洪都。二是明细分工、明确责任。他派大将邓愈扼守洪州的要道抚州门,赵德胜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要地。派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牛龙海守琉璃、精台二门。朱文正自己率两千精兵全面指挥,全盘调动,支持配合各部。
朱文正刚部署好,陈友谅的大军已吹响了总攻的集结号。陈友谅之所以敢夸下海口,一是拥有压倒性的兵力,二是拥有超级巨舰等先进设备和武器,三是拥有“水漫金山”攻克太平的历史记录。细心的读者都记得,上一次陈友谅之所以能攻克太平,利用的是江水上涨,从船上直接领导架梯攀附城墙,很快把太平给踏平了。因此,这一次陈友谅也准备来个故伎重演,对洪都也采取相同的办法。
然而,陈友谅一到洪都城下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美,太天真了。他太低估朱元璋的能力了。朱元璋吸取了太平被攻破的教训,对洪都果断地采取了“退它三尺又何妨”的措施,拆毁了原来的城墙,改为离江退后三十步开外修筑新城墙。这样一来,陈友谅想再利用巨舰登城的计谋被朱元璋一招料敌在先率先防范住了。
投机取巧是没门儿了,陈友谅只好弃船登岸和朱文正展开真枪实弹的攻防战。
正如朱文正所部署的那样,陈家军攻得最猛的是抚州门。而守抚州门的邓愈也是一个硬角色,在陈友谅利用先进的炮弹技术炸开了城墙一个三十余丈的口子的关键时刻,他没有慌张,邓愈命火炮向陈家军进行了最猛烈的还击。结果炸得敌军血肉横飞,炸得敌军惊恐万状,炸得敌军不敢再贸然进军。就乘敌军“打盹”之时,邓愈一马当先,亲率士兵们竖起木栅,挡住了那三十余丈宽的城墙缺口。
当然,陈家军不是吃素的,他们见状,又立即组织兵马向缺口进军。幸好这时,朱文正亲自带领增援部队赶来。结果在朱文正的掩护下,邓愈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终于将缺口给补上了。末了,邓愈不忘说了这样一句幽默的话:“我补的不是缺口,是天。”
就在邓愈在取得抚州门保卫胜利的同时,坚守在新城的薛显显示了强大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在防守的空缝,居然还能反击汉军,他率敢死队冲出城门,出其不意地斩杀了陈友谅的大将刘震昭。
如果说邓愈拼死守住了抚州门让陈家军体会到了什么叫“撼山易撼朱家军难”,那么薛显斩杀刘震昭却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和作用,让陈家军体会到了什么叫步步惊心。
双方尽管死伤惨重,但洪都城还是那座洪都城。对此,最气愤的莫过于陈友谅,他很快改主攻抚州门为全面进攻,要来个各个击破。这样一来,朱军防守起来更加难办了。结果朱文正用士兵的尸骨换来的来之不易的胜果也失去了。汉军先是猛攻宫步、士步两门,结果成功击毙两门守将赵德胜。随后汉军攻克琉璃门,斩杀牛海龙、李继先、陈国胜等大将。接着,再攻破新门,斩杀徐明等大将……
洪都已到了强弩之末,眼看靠自身实力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危急时刻的朱文正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丰富想象力,马上想出了“双管齐下”的盘外招。
第一招:天外飞仙。朱文正派心腹之人张子明趁着夜色潜出城去,目的是去找朱元璋搬救兵。
第二招:瞒天过海。朱文正派了一个绰号叫“舍命王”的人举着白旗会见陈友谅,目的是以诈降的方式来忽悠陈友谅。
事实证明,朱文正的盘外招非常管用,很快收到了实效。张子明艺高人胆大,乘着夜色,潜出城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汉军大本营里穿梭自如,成功突围而去。而“舍命王”也果然人如其名,他早已把生存置之度外,出了城,便信誓旦旦地对陈友谅表示朱文正已准备归降,正在安抚手下的士兵,并强烈要求他们停止进攻,给他们一点点投降的准备时间。
结果,陈友谅相信了“舍命王”的话,停止了对摇摇欲坠的洪都的最后一击,选择了静候佳音。然而,到了约定投降日这一天,洪都城里却无半点动静,陈友谅走上前一看,不看不要紧,一看气得直想吐血。城里已乘休战的机会,重新修筑了城墙,此时正对他们严阵以待。
“你小子敢忽悠我,娘希匹,活腻了是吧!”陈友谅说完这句话时,“舍命王”的人生便走到了终点。
舍命王是高尚的,是值得赞赏的,他牺牲了自己,不但为朱文正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更重要的是为朱元璋的回救赢得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