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参军为什么叫“入伍”?古代有哪些征兵制度?

  参军为什么叫“入伍”?古代有哪些征兵制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所谓兵役,是指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我国现代的兵役制度中规定:年满18周岁的成年男性公民应进行兵役登记,而之后符合条件的可以前往服役。在大众的叫法中,服兵役或者参军有一种通俗叫法,则是“入伍”。

  那么,参军为什么会被叫做“入伍”呢?

  据记载,《周礼》中有写道:我国古代军队是“五人为伍”,“伍”字最早的时候,其实,是作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出现的。与此同时,在古代的户籍制度中,“五家编为一伍”,所以,在国家征兵之时,五户人家各送一男丁,恰好就组成了军队中的“一伍”。这个“伍”的用法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今日的军队,也被称为“队伍”。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征兵制度都有所不同,且每个朝代的征兵制度也是各有千秋。

  商周时期的“征兵制”——《诗经·秦风·无衣》中有这样一句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则描写了一个秦国青年踊跃去参军的场景:“我们的国王即将调兵遣将,让我们一起修好我们的甲胄和武器,一起去奔赴沙场。”而《无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在西周末年。

  周朝末年的社会结构是“国野制”,其中,“国”和“野”分属不同的行政地区,且只有在城中的人才有资格去当兵。这种类似的“国人”入伍的制度,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而“国人”的等级制度,也导致了出身不同家庭的人,在从军之后能当上的兵种是不一样的。

  比如:贵族出身的人往往是“甲士”,他们的兵种便是乘战车的,而普通人家出生的人,便只能当步兵。到了周朝之时,当兵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特权。当时的军队规模并不大,所以,举国上下的适龄青年,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有编制的士兵。

  当时规定:每家每户只有一个人能成为“正卒”,就是有编制的正式士兵,其他的适龄青年都是“羡卒”,也就是现在的“预备役”。当时的国家军队实行着一种“伍编制”,五个人为“一伍”,五伍则为“一行”,所以,军队又有“行伍”之称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周朝之后,到了战国时期,战争频发,人口锐减,兵源不足,“当兵是一种特权”的概念也就到此结束了。而周朝开发的这种“军伍制度”为“征兵制”,是一种“义务兵制度”。直到清朝为止,征兵制都是封建制度的主要兵力来源。

  隋唐宋时期的“募兵制”——隋唐时期,招募士兵的制度开始出现。这种招募制度对应募人的要求更高,待遇也更好。被招募成功的士兵都有报酬,基本相当于现在的“雇佣军”。这些士兵进入军营之后,跟平常的义务兵也不一样。

  他们往往被编制成突击队伍,先锋队伍,这算是古代军营中的特殊兵种。唐朝以前及唐朝前期,均以“征兵制”为主,唐后期,“募兵制”一跃成为了士兵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时期的“神策军”,就是由招募而来的士兵组成的队伍。

  在宋朝,“募兵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推广和壮大。那时候,能成为国家有编制的士兵,从而得以混口饭吃,往往是穷人家孩子的一大出路。宋真宗时,湖南潭州一带发生饥荒,国家即贴出募兵令,无论是流浪汉还是小混混,都可以入籍成为正式的国家队伍。

  结果,这一招就瞬间招上来了几万人,可见,当时“募兵制”的火热程度。

  三国时期的“世兵制”——除了“征兵制”和“募兵制”这两大主流入伍方式之外,古代人参军的渠道,其实,还是多种多样的。正如三国时期,魏国曹操还主张实行过“世兵制”。这种“世兵制”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一句俗话叫“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种制度在元、明两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朱元璋还为此建立了更加严密的军籍、军户制度。入了军籍的人,若无朝廷恩准免除其兵役外,不得更换户籍或推脱。如果,这一户人家全部死光或无人可以入伍,则从当地这一户人家的族亲中选人入伍顶替位置,也称“勾军”。

  明朝时期,还有一种军队形式叫做“恩军”。即:犯了重罪或者是判了死刑的犯人,如果,能以“恩军”的形式入伍,则可以免除死刑。犯人免死而成为军户之后,其子子孙孙都要世代入“恩军”服役,不能断绝,因此,恩军又被称为“长生军”。

  古代征兵的标准——古代征兵虽无硬性标准,但是,也有条件限制。应征士兵的年纪多在20岁上下浮动,最大可到三十岁,最小也有十五岁。从身高方面来说,汉朝规定最低身高为六尺二,约150cm,宋朝对士兵身高的要求则在五尺二到五尺八之间,也就是162cm-181cm。

  古代对待不同用途的士兵,还有着不同的要求。手持重兵器的士兵,往往要求其个头更大。如在金代,重弩手的要求是身高要大于六尺,也就是187cm。北宋禁军也要求身高在六尺以上,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士兵,只能当“厢兵”,专门负责军中杂役。

  征兵度量身高时,则有一批标准身高的士兵为“兵样”,以他们作为参照标准。后来,这个标准演变成刻有身高尺寸刻度的长木棍“木梃”,又被称为“等长杖”,并以此度量身高。古代征兵不仅要求身高,对体型也有特殊的要求。

  史书记载,宋太祖时征兵,并不一味要求要个子高的,更要求有“琵琶腿,车轴身”,说是这样的身材,才能使出更大的力气来。当然,就像现在的征兵制度一样,古代也会对应征的士兵进行体能、视力测试,这些细节的测试项目,一般在征兵现场进行。

  宋代流行的“黥兵制”——古代的统治者也曾经烦恼过,如果,有人受不了军营中的辛苦,逃跑了怎么办?对此,他们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凡是家中有入伍的人,就将家属统一接到京城,集中住宿,统一管理。美其名曰“解决其妻儿老小无人照料的后顾之忧”。

  其实,朝廷就是将其家人当做人质给看管起来了,你要是不好好为国家效力,那么,你家人指不定就怎么样了呢。即使使用了这样的办法,后来,逃兵还是越来越多,于是,就衍生出了一种“黵面”的制度,这里,所谓的“黵面”,就是在脸上刺字。

  虽然,这种手段本来是用于羞辱和标识重刑犯,但是,后来也逐渐在军队中流行起来。宋代招募士兵时,要先在士兵脸上刺字,才算是完成入伍流程,士兵才能拿走朝廷许诺给他们的财物,又称“招刺利物”。

  士兵所刺的字的一般内容都是说明其归属,即:刻上“某某指挥”,如果,在服役期间改了编制,还要重新刺字。要是当了逃兵被抓了回来,更是要添上“逃走”二字在原有的刺青上。由此可见,刺青制度在宋朝是非常流行的。

  不然的话,岳母也不会想出在自己亲儿子背上亲刻“精忠报国”,宋末的《武林旧事》中也不会有“吴儿善洇者数百,皆披发文身”了。古代的征兵制度复杂而难以执行,战乱时代,为了征兵常常夜入名户抢人,也是十分残忍的了。

  不过,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被动摇,国家不受到外敌的侵犯,想来也是迫不得已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