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备死后如果是诸葛亮取代刘禅,蜀汉还会这么快灭亡吗

  一个王朝的灭亡都是有病因的。我们看三国里的蜀汉政权的灭亡,在后世人的眼中,大多化罪于阿斗”。

  其实,蜀汉灭亡的病因在刘备没有离世之前就已经种下了。不信,我们来梳理一下。

  在刘备当政的后期,给他镇守和征战江山的五虎上将几乎死亡殆尽,要不战死,要不被害,要不病亡。

  公元220年,关羽败走麦城,带领数十骑将士出逃,一路突围到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遭到潘璋的部将马忠的埋伏。尽管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是没能逃过一个结局——与长子关平一起被生擒活捉,并被孙权一声令下,于临沮斩首。还好,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头安葬于洛阳,而孙权则将关羽的身体以诸侯之礼安葬于当阳。想来,关羽得此厚待,死也可以瞑目了。

  似乎冥冥中有安排,关羽死后,蜀汉五虎上将就相继而逝。

  在公元220年,黄忠病逝。

  而后公元221年,在关羽被孙权用计斩杀过后,刘备派张飞领兵要为关羽报仇的时候被他的部下范强、张达杀害,落得个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下场。这也难怪,张飞一直以来对待部下动不动就是鞭打,从来就没有善待过部下。或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吧。我想,作为叱咤风云的张飞,这样窝囊地死,也一定不会瞑目。

  公元222年,马超病逝。

  至此,五虎上将已名存实亡。就剩下一个“已老矣”的赵云,但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

  223年,刘备病逝。

  紧接着公元229年,赵云病逝。再加上年年征战,蜀汉战将耗损,至此,蜀汉能独当一面、进退自如的武将已几近于无。刘备在离世时,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时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其实,这是刘备的高明之处。与其说他高明地用刘禅的无能来做文章,防备诸葛亮取而代之,不如说是他明白蜀汉的所剩之曰不多。

  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诸葛亮真取而代之了,蜀汉能存活下去?我看也不尽然。刘备病逝后,可以说蜀汉江山已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国力衰弱、民情不佳。能与五虎上将一样勇猛谋略忠义的武将更是消耗殆尽。

  举一个例,蜀汉后期能独当一面的名将魏延,当年投降蜀汉时。他趁机杀掉了自己的同僚韩玄。诸葛亮认为魏延投降不忠,诛杀同僚不义,不能重用。不过刘备见他武功过人,方才收留他。尽管是这样,后来诸葛亮还是重用了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你想,在如此状况下,诸葛亮接手蜀汉,纵使诸葛亮有不世智谋,没有可靠的得力的帮手,他也只能徒呼奈何。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还需三个帮啊。

  刘备离世后,诸葛亮本是谋大事的人,胸襟广阔,时不时提拔可用之人,但提拔起来的文臣多武将少,能叱咤风云的就更少了。蜀汉所处之地本被称为蛮荒之地,经年战乱,人才与补给都是两难的事。在蜀汉灭亡时,总人口也就一百多万。

  在现在看来,诸葛亮的几进几出祁连山北伐,是想用征战来改变蜀汉衰败时局的现状。看似实力不俗,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外强中干,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掩盖自己国力衰弱的内情,但无奈战局不容假设,失利更加快了蜀汉灭亡的节奏。至此,蜀汉也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诸葛亮接管蜀汉,到他寿终就寝时,位置肯定传给他的儿子诸葛瞻。说“阿斗”扶不起来,那么诸葛瞻会好吗?

  当然,诸葛瞻比”阿斗”要好点,但从实际来看,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看在他绵竹最后一战中的表现,听不进别人军事上的建议,失去战事先机,以致自己战死,大部分战将战死,將蜀汉的家底倾倒得所剩无几,蜀汉也随之灭亡。

  还好,诸葛瞻在战死之前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一个不能服大局的人,对于江山又能有多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