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参与2次政变,逼完武则天又逼唐中宗的李多祚经历过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大唐禁军首领李多祚:3年参与2次政变,逼完武则天又逼唐中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诛杀兄弟,得以登基称帝。自此之后,京城时有宫廷政变发生。武则天时期,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率兵通过玄武门杀入宫中,逼迫武则天传位给唐中宗李显,大唐由此得以复国。唐中宗时期,太子李重俊等人发动景龙政变,率兵诛杀了权臣武三思,又杀入玄武门,打算诛杀韦皇后等人,不料事败。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后来又做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李治久病不愈,将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处理,自此武则天得势,萌生出天大的野心。在李治死后,武则天废掉了当了2个月皇帝的唐中宗李显,临朝称制,7年后赫然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女皇。
武则天招纳了众多男宠,设立“奉宸府”充当后宫场所,任命男宠张易之为奉宸府长官,管理后宫。张易之兄弟专权跋扈,违法乱纪,却受到武则天的包庇。
右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本是靺鞨(mò
he)贵族,骁勇善射,为人直爽。宰相张柬之已经七八十岁了,但老当益壮,他想诛杀张易之兄弟,为国除害,认为可以用道义劝李多祚(zuò)协助此事。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崔玄暐(wěi)以及右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簇拥着太子李显,率兵通过玄武门,杀入宫中。李多祚等人在走廊下诛杀了张易之兄弟,又手执兵器,进入武则天寝殿中,将武则天团团围住。众人要求武则天退位,传位给李显。武则天迫于无奈,第二天下诏让李显处理国政,后天便将帝位传给李显。
李多祚拥立唐中宗李显有功,被封为辽阳郡王,左羽林大将军,食邑八百户。高宗祭祀太庙,特意下诏让李多祚与相王李旦随身陪同。监察御史王觌认为李多祚是夷人,虽有功,不应该和皇帝同乘一车。高宗却说:“朕将李多祚视为心腹,爱卿不要再说了。”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奸诈谄媚,与张易之兄弟沆瀣一气。武三思兄弟又野心勃勃,早前曾向武则天谋求太子之位,所幸被狄仁杰阻止。神龙政变时,宰相张张柬之没有诛杀武三思一党,是为了让高宗李显亲自诛杀,以树立皇威。
唐中宗李显与武家兄弟本是姑表兄弟,当初为了巩固地位,李显将2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武家兄弟的儿子。李显称帝后,不仅没有清算武三思兄弟,反而还格外器重他们。
武三思素有当皇帝的梦想,韦皇后也有效仿武则天当女皇的想法,二人勾搭成奸,党同伐异,迫害当初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等人,形成一股左右朝政的势力,意欲图谋不轨。
李多祚眼见张柬之等人受韦后、武三思的迫害,内心惶恐,担心遭害,于是表面附和韦后一党。
唐高宗的太子李重俊聪明果断,他非韦后所生,屡次受到武三思和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的谗毁,心中非常怨恨。
景龙元年(707年),李重俊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咤忠义、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等人矫诏发兵,杀掉了武三思父子及党羽十多人。然后,李重俊率兵入宫,搜捕韦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
韦后及安乐公主听闻宫变后,心中万分惊惧,于是拉着唐中宗李显匆匆来到玄武门,召来左羽林将军刘仁景等人在城楼下列阵防守。
很快,李多祚等率兵赶来,想要进玄武门,但被守卫阻拦,于是按兵不动。李多祚本意是想等唐中宗李显出来问话,然后他就可以当面向皇帝陈述此次政变只是为了诛杀武三思一党,别无它意,希望以此得到皇帝的理解,免得被视为叛贼。
大太监杨思勖向来勇猛,当时他正在侍奉唐中宗李显,于是向皇帝请命,当即抽刀斩杀了李多祚的女婿羽林中郎将野呼利。羽林士兵见此,军心动摇,纷纷散开。
唐中宗李显在城楼扶着栏杆伸头朝下面喊话:“你们都是朕的卫兵,为何犯上作乱?如果你们能够归顺,斩杀李多祚等人,朕保你们荣华富贵!”于是羽林士兵倒戈,斩杀李多祚等人于楼下。
太子李重俊得知政变失败,慌忙出宫打算逃入终南山,路上被随从杀害。唐中宗李显下令砍去太子的头颅,献于太庙,并以此祭奠武三思父子,告慰亡灵。
李多祚因景龙政变失败,自己和儿子被杀,家眷被充为官奴。三年后,唐中宗李显被妻女毒杀,宫中又发生一起政变,韦皇后被杀,唐睿宗李旦即位为帝,为李多祚等人平反。
唐玄宗李隆基结束了唐朝历史上的四次宫变,创造了开元盛世,但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产生了藩镇割据的苗头。唐朝叛乱源头由皇宫转移到藩镇,一直伴随到唐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