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武百官究竟有多少人呢,上朝的人数到底有多少呢
古代文武百官指的是什么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历史剧中大多有“百官朝贺”“百官上表”等说辞。不过学过古文的人都只知道百、千、万等数字都是虚指,形容多的意思。我们看电视剧中一般朝代不同、电视剧经费不同,所出现上朝的官员数目也相差很大。那么,所谓的“百官”,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站在金銮殿之上呢?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的官员设置是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明王朝的设置。据大明会典记载:皇帝早朝时,大臣非常辛苦。因为必须在凌晨5点钟声响起前,在宫门外排好队,等待钟声响起依次进入大殿,然后对皇帝行叩拜之礼。而且明朝规定凡是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有上朝的义务,而且到京城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就像我们现在上班一样,你必须天天上班,分公司的职员来总公司汇报工作也必须按照公司规定上班。
也有例外,比如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不过大臣们还是要上朝的。
一般来说明朝的官员上朝的规模都比较大,少则大几百人,多则上千。例如成化23年一次上朝的官员就达到了1118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其实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和皇上直接沟通,大部分都站在殿外,一般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
清代早朝
唐朝上朝按照“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唐六典》卷4《礼部》)。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的担任重要职责的官员。
宋朝因为官员较多,所以能参加朝会的人员官阶都是比较高的。门下省起居郎以上,中书省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侍郎以上,御史台中丞以上,每日参见皇帝。
唐朝官员
清朝对于上朝的大臣要求更加苛刻:一品(包括正、从,下同)官可以站在太和殿面见皇帝,二品官站在殿门口外面应该看不见皇上,三、四品官在更外面,四品以下以及地方官必须得到皇帝的传召才能上朝。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如果在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大臣们不需要每天早朝,但是皇帝每天都都在在军机处和军机大臣一起商谈国事,这也是清朝中前期军机大臣地位高的原因。
唐朝官员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每个人的梦想,能走进金銮殿面圣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通过读书成为穿上官服已是荣耀,要是能穿上紫色官服,那真是祖上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