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风气:写有文字的纸张要送惜字炉焚化
导读:惜字炉,是古代文人墨客烧毁文字纸张的地方。据淮安地方文献记载,惜字风俗早在宋、元之际已逐渐流行,那时的人们对传播知识的文字、纸张甚是喜爱。淮安区南门大柳巷的马五太爷(马漱清)曾经说过:片纸得字,都是好的。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得用于裱糊、包裹,更不能随意践踏丢弃,必须送到惜字炉焚化。此风俗绵延到明清时代达到极致。
淮人汪贤《淮壖隅史·公铸惜字炉》载:“汪星吉先生业医,乐善好施。虽衣食不敷,与字纸、放生为最。与黄曰楼、马西骏等建字纸炉于闻思寺大门过道西北,知县陈公出示,以垂久远,并勒碑于寺内。存有田亩于寺,为岁修。”因惜字结集而成的“惜字会”,除了读书人,官宦世家、商人也参与其中,亦有地方官府购置田地,以田租专门用于惜字开支。惜字会常募捐善款,刊印善书、善文,分发给百姓,宣传惜字理念。现今传世中比较有名的惜字善书,当数《文昌惜字功过律》。清初,惜字之风甚至还流传日本、东南亚等地。听淮安二帝祠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周明成(93岁)讲过:过去淮安淮城二帝祠、夹城雷神殿、河下三官殿、闻思寺、河西湖心寺等重要宗教场所,均设有惜字炉,且款式多种多样,有三层楼阁式、砖石结构、似塔非塔、似亭非亭,大小高低各有不同。炉口面南,为焚纸入口,上方刻有“惜字炉”三个大字,一些讲究的两侧还刻有对联。
据出生在河下江宁会馆的谢荣芳老太(95岁,民国芜湖关关督杨士晟的孙子媳妇)讲:过去河下湖嘴大街、中街、茶巷、花巷、乾鱼巷口沿街墙上都开有小孔,是专供暂存有待焚化的字纸,有人常自觉收集送到河下三官殿焚烧。新中国成立前,河下三官殿还设有惜字炉,供人焚烧纸钱。当时淮安还流传着劝诫惜字的传说:写字时若遗漏一笔则会减寿一天,多写一笔则会死后被阎王责罚一棍,想要长寿或身后不受棍棒之苦,就得好好学习。虽然唯心,但似乎也可以成为淮安名人辈出的一个佐证。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敬畏的,需要成为一种信仰。信仰像是一盏长明灯,虽然相隔路途漫漫,却不会迷失方向。
明小说《二刻拍案》第一篇“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中,开头就讲了一段爱惜字纸的故事:宋时,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即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设法取将起来,用水洗净,或投入长流水中,或烘晒干了,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惜字炉已经熄灭了,熄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假若有一天它还回来,也只能把它立在心里了。在心里与它相对,将那弃掉的字纸交付温和的火苗,去做最后一次阅读。静静的,一边凝视着袅袅青烟,一边默默诵念惜字炉上的对联:“字纸成丹桂,炉烟结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