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襄阳之战究竟是怎样的呢?绝对比金庸笔下的要惨烈
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从公元1235年开始,一直到公元1273年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前后历时长达38年之久。其间经历了襄阳城的失守与收复、再失守与再收复,为了争夺这个兵家的必争之地。南宋、蒙古双方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动用了当时的一切先进武器,双方死伤人数超过40万人,其真实战况远远要比《神雕侠侣》中的“襄阳之战”更加惨烈。
襄阳和樊城在地理上“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在中国的历史上,襄、樊共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就高达200多次,可见襄樊战略位置之重要。
“襄阳之战”是元朝消灭南宋政权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在襄阳之战中,宋军巧妙应用了地形优势,成功阻止了当时最先进攻城利器——投石机的猛烈攻击,逼得蒙古人最后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专家,改进了投石兵器的攻击距离和准确率。最后襄阳守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投降。
“襄阳之战”堪称是世界兵器改革史上的奇迹,也是汉族人民战争史上的奇迹,毕竟当时的蒙古大军天下无敌,“襄阳之战”及“钓鱼城之战”之惨烈世所罕见。
公元1235年,南宋在与蒙古人联手灭掉金国之后,宋、蒙盟友的关系就随即破裂,宋、蒙之间的战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应该说,南宋与蒙古人联手灭掉金国是最大的失策。没有了金国的制衡,无疑是灭掉了金国这只狼,却养肥了蒙古这头虎
,其结果就是蒙古大汗窝阔台,集结了50多万大军分三路攻宋,终于开始了历时近半个世纪的灭宋战争。
其中由窝阔台三王子阔出带领的中路军,其兵锋就直指南宋的军事重镇——襄阳。
当时襄阳的守将是南宋京湖安抚制置使赵范,不幸的是赵范部下有一支由金国降兵组成的“克敌军”。
赵范虽然作战非常勇敢,但他有个最大缺点就是贪杯好酒。因此蒙古军队便以“克敌军”为内应,利用赵范大醉之机,“克敌军”打开城门,把蒙古军队引入襄阳城,由此襄阳失陷。
此次襄阳的失守是自民族英雄岳飞收复后的第一次失陷。此次失陷导至30万石粮食、24库精良兵械尽入敌手,
而在战略上的失败更加惨重,因为它直接威胁到了国都临安,在襄阳失守后的不到一年中,南宋京西南路的一府八州军,有七个州军全部失陷。
就在南宋朝廷的生死存亡时刻,却因为两个人而扭转了战局,南宋的名将孟珙和蒙古中路军统帅阔出。
孟珙(1195-1246),字璞玉,南宋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孟珙所统领的部队是当时南宋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他与蒙古大军三战三捷,最终如岳飞那样收复了襄阳和樊城。而另一个就是蒙古军队中路军的主帅阔出,这位蒙古军的主帅在1236年秋天突然重病身亡。孟珙虽然收复了襄阳,但由于蒙古人对襄阳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此时的襄阳城已经成为易攻难守之地,所以孟珙不得不弃守了襄阳。
淳佑十一年(1251年),京湖安抚制置使李曾伯认为襄阳的地理位置位很重要,绝对不可弃之不顾,便向朝廷请求增兵一万五千兵力准备收复襄阳。
当他得到八千兵力的支援后,李曾伯派荆鄂副都统高达、幕府王登,率二万一千名荆湖军,向盘踞在襄阳的蒙古军队发动了进攻。南宋将士在经过浴血奋战之后,终于一举攻克了襄阳、樊城,收复了襄阳之后,李曾伯下令在两个月之内加高加固襄阳城。因此,襄阳的防御能力由此大为增强。
1257年,在清除了所有的政敌之后,蒙古大汗蒙哥决定再次出兵攻宋。
这次是由他自己和忽必烈亲自领兵,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他同他的爷爷成吉思汗一样,死在了征战之中。
此次蒙古大军依然是兵分三路,但在战略上却有所调整,由蒙哥率中路主力猛攻四川,忽必烈率领的东路军避开襄阳而直扑鄂州,蒙军西路军则绕道云南大理,准备实施战略大迂回。蒙哥意外的战死在了四川钓鱼城,导致蒙古军攻宋计划破产,忽必烈又急于回去争夺大汗之位而匆忙撤兵,而作为战略重地的襄阳却成功的避开了这场大战。
当然也就没有《神雕侠侣》中郭大侠、蓉儿什么事了,蒙古大汗蒙哥更不是死在“神雕大侠”杨过的手上,真正弄死他的是川军中的一位无名英雄。
南宋朝廷自1251年再次收复襄阳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襄阳重新成为一座城高池深、兵精粮足的军事重镇,而在这十几年中,自孟珙之后另外一个守卫襄阳的主将,这就是吕文德。
吕文德能够成为在京湖地区重要的军事集团,除了他的军事能力之外,他与南宋奸相贾似道相互勾结是最重要的原因。吕文德在执掌襄阳后,他上献媚于奸相贾似道,下打击不服从他的异己,正因为这样而导致了不少将领为了自保,纷纷投降忽必烈。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孟珙的爱将刘整,刘整由于看到其他将领受到打击杀害最终投降忽必烈,他所率领的水师是南宋最精悍的水军,蒙古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水师,也有了以后打水战的本钱,而刘整为了表忠心,他又向忽必烈提出了先取襄阳,再攻临安的亡宋战略,最终被忽必烈采纳。
公元1268年,忽必烈派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阳,最后一次襄阳保卫战打响了。
在得知襄阳被围后,南宋急忙下令四川和两淮的援军增援襄阳:
京湖安抚制置副使、襄阳知府吕文焕,几次主动出击,力图打破蒙军的包围,但是都没有成功。
1269年3月,两淮都统张世杰率军援救襄阳,与蒙古水军在襄阳东南的汉江上进行了一场大战,张世杰不敌投降蒙军的刘整,被迫退回。
随后赶到的四川安抚制置使夏贵,则利用春季汉水暴涨,以战船将粮衣等物资送入襄阳城内。
同年6月,荆鄂都统唐永坚,自襄阳城杀出,结果兵败被俘投降。
同年7月,夏贵率5万援军、3千艘战船,再度增援襄阳,却遭沿江堡垒的蒙军猛烈阻击而增援未果。
至此,南宋5年8次15万大军救援襄阳失败。1269年12月,吕文德病故,元军乘机攻陷樊城,失去掎角之势的襄阳再无所恃,最终守将吕文焕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又被当时最先进的攻城利器投石机击毁城墙的情况下,于1273年的二月率部投降,襄阳战役以失陷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