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拥兵百万却为何不称帝:没有称帝野心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侄女完婚,从此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28岁便考上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10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士,内阁学士,稽查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但曾国藩并非一路官运亨通。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志得意满的他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谏讽咸丰皇帝处理政事流于琐碎、文饰与骄矜之风,气得圣上咬牙切齿地把奏折甩到地上,曾国藩也因此而差点被杀头!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太平军于金田起义,战火很快燃烧至全国各地。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曾国藩的母亲逝世,曾国藩回乡丁忧守制。恰逢太平军横扫湘鄂豫,形势异常严峻。朝廷下旨其帮办湖南团练,这就为曾国藩创办湘军提供一个有利条件。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命名为湘军。而正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国藩也因此被清廷封为一等勇毅侯,赏穿黄马褂,戴双眼花翎御赐紫禁城骑马的待遇,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谥“文正”。
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率领湘军于1863年攻下南京后,就军事实力而言,已经控制了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就连清廷也望尘莫及。若他振臂一呼,极有可能就可以从满族人手中夺回统治权,而且曾国荃、彭玉磷等10余名湘军将领也曾劝进于他。但曾国藩手书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山高心自知”来表明自己并无反意。
曾国藩为何不造反?他又是如何向清廷表明自己的心迹的呢?最大也最主要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平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他认为“功不必己出,名不必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他认为“人生有穷达,知名而无忧”。曾国藩当初组建湘军的目的很明确:保卫儒学,保卫清政府。在曾国藩起兵时,所发布的《讨粤檄文》打的就是捍卫孔孟之道的旗帜。他认为太平军破坏了孔孟之道,利用西方教会来否定中国的孔孟之道。他号召天底下的读书人来捍卫孔孟之道,捍卫中方文化。
其次,当时曾国藩当时反叛的条件也不成熟,因为清政府对他早有防范。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7月,曾国藩攻下了岳州府,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清廷只赏给了他三品顶戴,其实他早已是二品朝臣。同年8月又攻陷武汉,一道圣旨,令他代理湖北巡抚。可有大臣密奏:“匹夫一呼百应,此并非朝廷之福也。”在短短的7天之内,湖北巡抚之职易主。后又赏兵部侍郎衔,其实此职并无多大作用,多年前他就居此官位了。湘军攻陷天京后,清廷不准曾国荃800里红旗奏捷,继而又赖掉了咸丰帝生前“取江宁者封王”的许诺,只给了曾国藩一等侯的爵位,同时又追究伪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的责任。并在天京周围布置满蒙重兵,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骑兵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这支部队不同于八旗兵,战斗力极强,时时刻刻监视着东南,使得曾国藩不敢越雷池一步。湘军内部,李鸿章的淮军势力早在太平天国未灭之前就独树一帜了,左宗棠也自立楚军。攻陷天京后,湘军将士人心思归,他们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削弱。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外国在华势力决定扶持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曾国藩深知洋人的坚船利炮的威力,一旦重燃战火而又得不到洋人的支持,势必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为了消除清廷对他的戒心,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先是把攻陷天京的功劳归功于朝廷。他在给朝廷的奏折、给别人的信件中,反复提到这件事情。就是没有提到自己有多大的功劳,甚至动员自己的九弟回乡养病。此外,曾国藩还上书朝廷,要求大量裁撤湘军。在得到批示后,不得不忍痛割爱,裁掉90%的湘军。湘军成立初期,因为没有军饷,他们沿途设卡,靠收买路钱来保证军饷。攻陷天京后,曾国藩立即裁撤厘金局,不再为湘军谋军饷。就这样,曾氏及其代表的湘军集团,较为平安地度过了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曾国藩没有称帝的野心,他的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名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客观上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虽然被攻破,但是仍有余部石达开所率领的30多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地区也爆发了捻军起义,外国列强还试图从中国获得更大的利益。试想,如果曾国藩反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千万百姓就会经历着更大的磨难。单从这方面来看,曾国藩也算是人民大众的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