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刘邦得天下后为何是免除汉中的徭役?
刘邦得天下即免汉中徭役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有刘邦夺得天下后免汉中徭役两年的史实。
汉元年(公元前206)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刘邦对项羽背弃盟约十分恼怒,欲与项羽决一高低。萧何力劝:“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四月,刘邦到南郑就国,张良送至褒中。临别向刘邦建议:“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刘邦采纳了张良建议,遂烧绝栈道,使项王无西顾汉王之忧。于是,汉王刘邦得以在汉中休养生息,广纳人才,登坛拜将,厉兵秣马,扩充实力。
八月,汉王以萧何留守汉中,镇抚百姓,收巴蜀税租,以供军食,采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谋,以将军曹参、郎中樊哙等为先锋,引兵从故道出关,争雄三秦,最终建立两汉四百年天下。
刘邦在汉中仅仅驻留不过短暂数月,但这对刘邦一生的事业,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五年之后,汉高祖刘邦把新建立的王朝命名为“汉”,他本人的年号也是从汉中时算起。在刘邦心中,汉中是他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
刘邦夺得天下后,没有忘记汉中及其百姓。汉二年(公元前205)“二月,因巴蜀、汉中民服军役劳苦,免租税二年”。刘邦还实行“轻徭薄赋”和“宽商厚贾”政策,取消关卡符传(符证)制度,放开山泽之禁,免汉中徭役后,人民得以修生养息,商业、农副业和盐、铁业迅速发展。
汉水通航,物载四方;五谷丰登,商茂市繁;汉风四海,雨泽八荒。是年,汉中盛产橘,有“蜀、汉、江陵千树橘”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