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后宫妃子表面上养尊处优,实际却不得不靠汤药续命!

  汤药(tāngyào),即用水煎服的中药。出自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夫愚夫乃不肯信汤药针艾,况深於此者乎!”据记载,汤药是伊尹发明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老人家是早年断弦,一向便在书房下榻,直到一病垂危,我还同你父亲在那里服侍汤药,早晚不离。”曹禺《雷雨》第一幕:“四凤装做不听见,依然滤她的汤药。”

  从秦朝开始至1840年战争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九五之尊恐怕是我们每个人都会YY的,拥有着生杀大权,而是每年能从全国各地随心所欲的选一些美女供自己使用。不过“随心所欲”用在皇帝身上,恐怕有很多皇帝要击鼓鸣冤,为什么呢?因为皇帝选妃确实不能随心所欲。

  首先八字要看的吧,八字相冲、相克都不行。《红楼梦》里薛宝钗选秀为什么没选上?据说与她的八字有关。宝钗的八字有孤寡命,皇帝可不想英年早逝。

  其次身材要看的吧,但可不是现在这种干瘦的身材,女人进宫是要为皇室开枝散叶的,不是当选模特走秀的,所以适度的肉感还是要有的,起码要符合古代对女人生育标准的要求。

  再次,尺寸也要合适,腰不能太粗,臀围不能过大,高挨个不能差距太大,脖子不能太长,太长有狐媚之相。面相,也是极为重要的,脸庞什么样,眼睛鼻子什么样,都有尺度要求。下巴不能过尖,过尖不利夫。所以,按照选美标准选到后宫里,皇帝要稍微有点脸盲症的话,看着无数女人都像一个人。

  就比如顺治帝,为何喜欢董鄂妃?因为董鄂妃长的跟别人不一样。至于董鄂妃是怎么弄进宫里来的,这个不在本篇文章讨论范围内,但是她确实长相与众不同,才会让顺治帝为之着迷。

  那么被选进宫里,以后就可以过养尊处优的生活了吗?

  进宫的女人往往是被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皇宫的女人,那吃穿用度,怎么是一般女人家敢想的呢?在外人看来,这个吃穿用度应该是最奢华的,一切都典雅无比,令人憧憬。虽然她们的生活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后宫的女人却天天以汤药为伍,与药丸相伴。

  甚至有些妃子为了追求长寿,祈祥求瑞而使出浑身解数,不惜用一些巫术的方法,也要让自己容颜如春花般娇嫩,不会因体弱多病而美貌消退。

  由于她们长年以汤药、药丸相伴,所以宫廷的御药房,至今还珍藏着大量嫔妃用药的药材器具,有的甚至连药方都有。在故宫珍藏的宫廷药方中,不但有安胎药,还有补肾的、活血的、健脾的,这些药方值得人仔细去玩味。享福怎么还享出病来了呢?

  事实上,妃子们的生活过于养尊处优,事事都不必亲自动手,她们的运动量很低,免疫力自然很差,别看平时娇弱地坐着、躺着,一旦有什么疫情,哪怕是普通的感冒,就会很难痊愈。这些女子不能跟今天的女子一样可以去健身房锻炼,长期疏于运动,她们如果想保持健康,也不得不靠汤药进补,更何况一些妃子要求容颜漂亮,看着气色好,那更得常年喝中药,才能维系。

  再者后宫嫔妃多,皇帝又不能雨露均沾,没有配偶的生活表面上光鲜,实则凄苦难熬。长期以往心理压力过大,心中蕴藏的苦闷又多,而且也没有娘家人可以诉说,甚至有个要好的姐妹都没有。宫廷里人心险恶,说话做事须得处处小心。像《红楼梦》里的元春说,“去那个见不得人的地方。”这其中的苦楚,非当事人怕是无法体会的透彻。

  第三,宫廷的女人在皇宫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这一点要根据他们的家世来,家世好的妃子,又得宠,可能会跋扈些,母亲姐妹也会时常来探望,心情自然好,寿命也长,容颜也保持的久,比如武媚娘,杨玉环。

  皇宫等级制度森严,如果没什么家世,或者不太得宠的嫔妃们,那生活就要乏味多了,运气好,碰上好主子,闲暇时候还能描绘丹青,绣绣荷包什么的,如果主家苛刻,要求多,那受气是难免的,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身体健康。

  第四,无休无止的宫斗。如果说古代女人就跟宫廷剧一样卯足劲的斗,倒也是夸张,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何况是一屋子女人。有智谋的处心积虑害别人,心思简单的不得不步步小心防止被别人害,一方面还要想着争宠,一方面被宠幸后还要想着保胎,如此大的心理压力,不要说古代女子都柔柔弱弱的,就算是个女金刚,也得靠汤药维系。

  第五,为了争宠使用的手段。我们知道药物可以维系健康,也可以维系容颜,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减肥,纤腰。说起纤腰,小编想起古代一个例子,一个嫔妃为纤腰将腰带紧紧勒住身体,几天不吃饭,然后晕倒。这些争宠的手段,都是需要药物维系的。

  是药三分毒,长期吃汤药,对身体也有副作用,所以只是暂时缓解,日后再有大病发作,恐怕药石无效,只能落得红颜早逝的悲惨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