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邦能成功杀掉韩信,萧何在里面起了多大作用

  我国历史上的韩信,是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萧何十分赏识韩信的才华,称韩信为“国士无双”,刘邦的评价是:“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本不想跟随刘邦,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接受刘邦拜相之后,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等人为先锋,先是击败秦军,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此后韩信有妙计灭齐,擒住广武君并采纳广武君的策略,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汉二年,汉王率汉军出关,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卯,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彭城之战,汉军大败而还,是韩信接受了刘邦的意见,成为垓下之战中五路大军的主力部队,成功地运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项羽的楚军。

  可以说,韩信真的是西汉开国功臣,为刘邦成为汉高祖成为皇帝建立西汉立下了赫赫功勋。只是,韩信的命运很悲惨,韩信虽然有功,却被贬为淮阴侯,汉十年,因为陈稀谋反,刘邦率大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有人便诬告韩信谋反,有一门客得罪了韩信被韩信囚禁,那位门客的弟弟便向吕后告密诬告韩信谋反。吕后没有证据,只好骗了韩信,韩信因为和萧何的关系,被骗入朝,被吕后派武士捆绑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里被斩杀,还被诛灭九族,真的很惨。其实,韩信早就不想跟随刘邦而是想逃走,是萧何赏识韩信的才华追回韩信,韩信才会跟随刘邦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因此,可以说,萧何月下追回韩信是害了韩信,还真的是大错特错。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生。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于是韩信只好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

  项梁死后,韩信便跟着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受不住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遭遇,背叛项羽投奔刘邦,刘邦也只给他做管理仓库的小官。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被处斩,轮到韩信要被斩首正法的时候,在临刑前韩信仰天长叹:“难道汉王不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滕公夏侯婴当时是监斩官,听韩信说出这话,再看韩信,觉得这个人不同寻常,于是便放了韩信,跟韩信谈了一番话,更觉得是个奇才,于是便把韩信推荐给刘邦,而刘邦也只是给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做,并没有重用韩信。

  韩信曾数次和萧何交谈,萧何非常欣赏韩信的才华。当刘邦往南郑进发的时候,很多将领都半路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也多次向刘邦举荐自己,但是刘邦却始终没有重用韩信,于是也跟着逃跑。萧何当时是汉军的丞相,听到韩信逃跑了,十分焦急,觉得没了韩信汉军会丢失了一个重要的人才,与是便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亲自骑马去追韩信了,最终终于将韩信追回,也就给世人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其实韩信逃跑和萧何追韩信是两种心思,韩信早就知道刘邦虽能收揽民心,但猜疑心极重,跟着刘邦没有好结果。而萧何追韩信只是为了给汉军追回一个重要人才,并没有意识到韩信回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事实正是如此,萧何追回韩信之后,刘邦不仅怀疑韩信谋反,还怀疑萧何也跟着逃跑。要不是萧何苦苦相劝,刘邦才不会重用韩信,并拜韩信为大将。是萧何告诫刘邦以天下为重,重用韩信,韩信会干出一番赫赫战功,刘邦才恍然大悟,给了韩信一个大将军的荣誉。

  事实也正是如此,韩信一直知道刘邦有极强的猜疑心,跟着刘邦没有好结局。尽管韩信为刘邦建立西汉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功成身退之后,西汉建立之后,韩信却被贬为淮阴侯,仍然没有得到该有的地位。至此,韩信深知刘邦汉高祖一直畏惧他的才能,怕韩信会谋反。韩信由此闷闷不乐,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刘邦高兴时和韩信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如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于君如何?”韩信说:“臣多多益善耳。”直至此时,刘邦仍然猜疑韩信会谋反。于是,韩信便向被封为巨鹿郡守的陈稀吐露心事:“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于是,当陈稀谋反时,韩信便不明不白地被骗入朝,被吕后派人捆绑并斩杀,真的很无辜。

  所谓将遇良才,伯乐赏识千里马。韩信这样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却始终没能找到识马的伯乐。萧何虽然赏识韩信的才华,但萧何毕竟也只是刘邦手下的丞相。韩信是不该被萧何追回成为刘邦手下的大将的,即便是韩信为刘邦建立西汉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仍被刘邦猜疑并被吕后斩杀。所以说,萧何是大错特错,只知道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需要杰出的人才,没有想到韩信跟随刘邦东征打败项羽,功成身退之后却命运很凄惨。看似是让刘邦重用韩信,其实是害了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