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十大历史错误:宋江什么时候被招安的
时空穿越从来都是历史题材作品中难以避免的硬伤,《水浒传》作为后人整理创作的历史小说,自然也免不了许多历史知识的错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穿越,其雷人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时下的那些荒诞历史剧。虽然历史知识错误是《水浒传》中一道并不光彩的瑕疵,但却也为后人研究水浒的成书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可见,研究《水浒传》中的历史错误,不但是一次堪误校正的过程,也是一次窥究水浒成书的探索之旅。本期将为大家盘点《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历史知识错误。
TOP10蔡太师的生日
智取生辰纲是梁山事业兴旺的起点,也是整部《水浒传》基石性的一个大事件,可以说没有生辰纲就没有水浒以后的风起云涌,意义极其重要。所谓“生辰纲”,便是梁中书敬献给岳父蔡京蔡太师的生辰贺礼。蔡京其人在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他不但是位高权重的国家重臣,而且还是独步天下的书法大家,其生平事迹见于多种文献记载,考证他的生辰自然也非难事。比如,蔡京之子蔡绦所著的《铁围山丛记》中就清楚记载了蔡京的生辰。书中说蔡京生于仁宗庆历七年正月十五日(1047年),而《水浒传》却将蔡京的生辰定在了“六月十五日”。
也许,施公是刻意挑选了这样一个炎热难当的季节,便于智取生辰纲的施实。所以,此处虽然是一个历史错误,但总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错误,并不会对读者的历史观产生太大的混洧,毕竟蔡京的生日不会成为历史考试的重点。
错误指数:6.0
TOP9关老爷受封时间
《水浒传》中称大刀关胜为“关菩萨玄孙”、“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语言之恭敬,用词之虔诚,无不体现了施公对于关圣人的崇敬和景仰。“关菩萨玄孙”之称是没有错的,因为关羽早在隋后就被尊为“伽蓝菩萨”,可是施公觉得再正常不过的“义勇武安王”一词,用在关胜出场的宣和元年(1119年)却是会让当时的人目瞪口呆,不知所云。因为关圣人的这一封号直到宣和五年(1123年)才被受封,到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又进一步被封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之前的北宋人显然是不知道关圣人“义勇武安王”称号的。此处是远离两宋的施公对两宋名词混淆而产生的错误。
错误指数:6.5
TOP8处决犯人的时间
王婆因为贪财,协助西门庆勾引潘金莲,并直接参与了药鸩武大郎的谋杀案,犯下了“生情造意,哄诱通奸,唆使本妇下药毒死亲夫;又令本妇赶逐武松,不容祭祀亲兄,以致杀伤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伦”的重罪,被骑着木驴执行了凌迟酷刑。作为被害人亲属的武松“带上行枷,看剐了王婆”,这才心满意足地踏上奔赴孟州牢营之路。之后书中介绍说:“武松自从三月初头杀了人,坐了两个月监房,如今来到孟州路上,正是六月前后”,那么依次推断王婆便是在五到六月间伏的法。可是,依照深受儒家“王者杀生,宜顺时气”思想影响的古代律例,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以后、冬至来临以前执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秋决”。
在中国古代,除了秦朝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之外,其他各代一直到清朝处决犯人都在入秋以后。当然其中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皇上钦定的犯人以及在战争等特殊时期,可以立即执行,其它一般都要经过有司备案审理并报请朝廷批准,被判为死罪的犯人都要关押在狱中等候秋决。王婆一非钦定犯人,二没有遇到战争等特殊事件,显然达不到立即执行的标准,因此不应在五到六月间伏法。由此反映出了施公对行刑制度的不甚了解。
错误指数:7.0
TOP7地理名词的穿越
宋江背疮发作,浪里白条张顺急下江南寻找神医安道全,于是在建康府发生了著名的张顺杀李巧奴嫁祸安道全的惨案。熟读水浒之人对此耳熟能详,毋庸赘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康府的称谓上面。建康府是在北宋灭亡、宋室南渡以后,在主战派强烈要求下,为便于抗金指挥,作为陪都而设立的,设立时间在《水浒传》北宋末年时代背景之后。
北宋时对南京地区的实际称谓其实为江宁府,而不是建康府。所以,张顺只可能去了江宁府,而不可能去了建康府。同样的错误还出现在东昌府和泰安州身上。东昌府,即现在的山东聊城,《元史地理志》卷五十八:“东昌路,下,唐博州。宋隶河北东路。金隶大名府。元初隶东平路。至元四年,析为博州路总官府。十三年,改东昌路,仍属总管府。户三万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万五千四百六。”即在元代,只有东昌路而无东昌府之称。《明史地理志》卷四十八: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东距布政司二百九十里。”也就是说东昌府是设立于明洪武初年,明朝的地理名词错位地出现在了以北宋为背景的《水浒传》之中。
而泰安州,作为一个后世的地名,也被《水浒传》多次错误地引用,比如时迁盗甲时骗徐宁说是“泰安州人氏”;戴宗解甲归田也自称要去“泰安州岳庙里,陪堂求闲,过了此生”;而《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燕青智扑擎天柱”也把地点设在了泰安州。但从史料记载可知,泰安州始设于金朝大定二十二年(1182),是由原来的泰安军(公元1136年设置)升格为州而形成的。显然,上述几处都犯了地理名词穿越的错误。这些错误虽然令《水浒传》略感粗糙,但也由此证明了《水浒传》最后成书的时间可延伸至明朝,是后世学者研究水浒成书的重要依据。
错误指数:7.0
TOP6引用的错误
在《水浒传》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外出公干回来的插翅虎雷横在当地帮闲李小二的陪同下,来到了郓城县新近最为火爆的娱乐场所——白秀英勾栏。按李小二的介绍,这白秀英“色艺双绝”、“端的是好个粉头”。白秀英一登台,果然艺惊全场,一曲《豫章城双渐赶苏卿》瞬间征服了全场听众,连被糖衣炮弹打得遍体鳞伤的县都头雷横也不禁竖起了大姆指。白秀英固然是色艺双全,但好声音还得有好歌曲相映衬,若无《豫章城双渐赶苏卿》的美妙旋律为依托,怎可迸发出引爆全场的轰动效果?
但谁又能想到这样一首惊艳全场的《豫章城双渐赶苏卿》竟然也是一支穿越曲目,它的作者是南宋绍兴年间撰写赚词的张五牛,也就是说这道曲子产生于北宋之后,而白秀英这位活跃在北宋徽宗年间的古人却神奇地演绎了后世的南宋之曲。从这点上讲,白秀英死得也算瞑目了,毕竟此种荣幸不是每一歌者都能获得的。
类似的引用错误,还有西门庆初遇潘金莲时的反应“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直钻过爪洼国去了,变作笑吟吟的脸儿”,以及王婆口中的“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爪洼国,即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元代成书的《岛夷志略》指出:“爪哇即古阇婆国”,则宋代将其称为阇婆国,《宋史外国传》说“阇婆在南海中”。“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所作,却非常神奇地出现在了北宋王婆口中,虽然有些荒诞,但也非常有力地证明《水浒传》成书的年代至少可以延伸到唐伯虎那个年代。
错误指数:7.5
TOP5妹夫?姑父?
高俅之所以能发迹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让他一步登天的端王,即后来的道君皇帝;另一个则是要感谢使他绝处逢生的驸马王诜。王诜,字晋卿,是北宋著名画家,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传世。他是宋初大将王全斌的后裔,《宋史?王全斌传》附其曾孙《王凯传》说:“子缄,缄子诜,字晋卿,能诗善画,尚蜀国长公主”。而据《宋史公主传》,这位蜀国长公主应是英宗第二女,神宗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哲宗皇帝的亲姑姑。可书中却将他误作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让他与道君皇帝成了平辈,这显然是错了辈份,乱了人伦,是一处严重失实的错误。类似辈份出乱的还有英宗皇帝,书中称英宗为“太祖皇帝的孙”,实际上英宗是太宗皇帝的曾孙。
据《宋史》卷245《宗室二传》,太宗生商恭靖王元份,元份生濮安懿王允让,允让生英宗曙。施公在此不仅弄乱了辈份,而且搞错了对应关系。众所周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宋太宗赵光义弟继兄位,可怜太祖皇帝一世而断,所以宋英宗赵曙实乃太宗皇帝赵光义的曾孙,而非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孙子。将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皇室辈份搞乱,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一个错误。
错误指数:8.0
TOP4年号计算错误
年号是古代纪年的重要方式,每一个年号在历史上都是确凿可查的,《水浒传》为了增强小说背景的历史真实性,也大量地使用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年号。这原本是锦上添花的妙笔,却因为施公对年号施行年数的不清楚而导致错误计年,反而成了贻笑大方的败笔。比如,《水浒传》开篇即云“自明道元年至皇祐三年,这九年亦是丰富,谓之二登。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谓之三登。”从明道元年(1032年)到皇祐三年(1051年),应该是二十年,书中却说是九年;从皇祐四年(1052年)到嘉祐二年(1057年),应该只有六年,书中却说是九年,如此种种错误,说明施公对于北宋年号情况并不熟悉,只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所以导致错误连连。
错误指数:8.5
TOP3范仲淹的借尸还魂
范仲淹是宋代名臣,曾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及威镇敌胆的“军中有一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威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却在《水浒传》中大白天闹了一次鬼:“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政事范仲淹。”范仲淹早已于皇祐四年(1052)去世,时至嘉祐三年(1058年),死去六年的范仲淹恐怕已是一堆白骨,却能够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并言之凿凿地上书言政,这不是闹鬼又是什么?显然施公在这里犯了一个低级的历史错误,没有对这位名人的生平进行考证,想当然地让这位大宋肱股名臣多活了六年。范仲淹的这此借尸还魂,直接献策要请张天师进京修设罗天大醮,由此引出了“洪太尉误走妖魔”,拉开了水浒大幕。由此来看,正是多活了六年的范仲淹才成就了《水浒传》波澜壮阔的故事。范老绝对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杰出代表。
错误指数:9.0
TOP2大宋王朝究竟夺自谁人之手?
《水浒传》开篇即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一语道出了大宋王朝的立国之本是夺自大周柴家,这也为后来小旋风柴进之所以能够享有种种特权埋下了伏笔。然而,在事关大宋开国的重大问题上,施公却也犯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错误,因为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的皇权是夺自年仅七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之手。当时若是世宗柴荣在世,以柴荣的雄才大略和在群臣心目中的地位,恐怕赵匡胤还没有这个胆量去公然夺权。小说固然可以犯一些历史错误,但在事关大宋开国的重大问题上犯此等严重错误,实是不该。也就是施公敢犯这样的错误,换作他人早被人口诛笔伐、用唾沫星淹死了。
错误指数:9.5
TOP1宋江的招安时间
《水浒传》中明确说明宋江的招安时间为“宣和四年春二月”(1122年),而历史上真实宋江投降的时间却在宣和三年(《宋史?徽宗本纪》中写道:宣和三年(1121)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二者整整差了一年。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方腊身上,历史上的方腊被韩世忠、辛兴宗擒获,并于宣和三年八月(1121年)处死。这也就是说按《水浒传》所言,宋江宣和四年春招安时,方腊已经伏诛,又怎么来得后来的征讨方腊?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否参与征讨方腊虽然至今仍有争论,但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不否认宋江有时间上的可能。
《水浒传》虽是在一定程度上架空历史的演义小说,但在历史关键点上还是要于正史保持一致,太过天马行空倒不如完全抛开历史。个人觉得此类架空历史的小说,便如同从北京到上海的旅行一样,中间路线如何选择,是直线,是曲线,是最长,是最短,是空中,还是地面,亦或从北京环游世界一圈再回到上海,任由作者创作,但起止点北京、上海是不能改变的。北京、上海便是架空题材小说中的历史起止点,如果连这个也不遵循了,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和这段历史结合了。
《水浒传》在这两个关键时间截点上的处理,显然有些不尽人意,是个老大的漏洞,将整个后半段故事的时间轴变得拥挤不堪,差点都要延伸到北宋覆灭了(1127年)(施公在宣和五年硬生生地刹住了(1123年)。此类错误当然与《水浒传》成书于许多独立故事、缺乏系统连贯有关系,但后来的整理者应对时间点进行梳理,不应该将征辽,灭三寇如此多的事情都放在宣和四年春至宣和五年九月这么狭窄的时间区间内,让逻辑变得非常不合理。
错误指数:10
《水浒传》是一部构建在历史之上,经过作者充分想象而成的演义小说,《水浒传》虽非正史,自然无须处处谨遵历史,有一些小的瑕疵或者疏漏也属正常,但若在一些关键点、历史名人、重大事件上发生错误,就有一些不该了。既然要附着于历史,就必须遵循于不可出错的历史史实,不能过于脱离了历史的根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