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宋高宗是太宗系的皇帝,他无后为何将皇位传给了太祖系的?

  宋高宗是太宗系的皇帝,他无后为何将皇位传给了太祖系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前提:宋高宗无后

  1127年二月,汴京陷落,北宋灭亡。金人《宋俘记》载:“既平赵宋,俘其妻孥三干余人,宗室男、妇四千余人”宋朝近支宗室几乎被扫荡一空。

  同年五月,流窜在外的康王赵构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

  宋高宗此前只有五个女儿,全都被金人掳走,但称帝一个月后,他就迎来了第一个儿子——赵旉,这也是他唯一的亲子。

  虽然当了皇帝,但宋高宗仍然喜欢逃跑,金人一攻他就跑,刚出生的赵旉也跟着颠沛流离。赵旉出生在宋朝的南京(今商丘),不过宋高宗觉得这地离边境太近又无险可守,不可久留,就南奔到了扬州。

  1129年,金兵入侵淮南,宋高宗又跑到了临安(今杭州),并在此遇上了苗刘兵变。宋高宗被愤怒的军人赶下了台,幼子赵旉登上皇位。

  一个月后,勤王军攻入临安,宋高宗复位,赵旉被册立为皇太子,随后随宋高宗抵达建康(今南京)。

  在南京,3岁的赵旉夭折,宋高宗哭得死去活来,原因很简单,他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这还不是什么秘闻,三天后就有人上书进言宋高宗:“择宗室之贤者,使视皇太子事俟。皇嗣之生,退居藩服。”

  此时宋高宗才23岁,如果他生育能力正常的话,也没谁敢这么直白。事实的确如此,宋高宗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后,再也没有生出一儿半女,不得不考虑选养子的事。

  借口:太祖之后当有天下

  《宋史·孝宗本纪》: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后,而昭慈圣献皇后亦自江西还行在,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会右仆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请,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选太祖之后。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皇位传给了弟弟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宋朝皇帝都是宋太宗的后人。直到宋高宗这一代,他扯了句“太祖之后当有天下”,这是瞎话。如果宋高宗有亲子的话,打死他都不会这么说,因为他砍了不止一位这么说的宗室。

  《宋史·宗室四》:初,昌陵复土,司天监苗昌裔谓人曰:“太祖后当再有天下”。子崧习闻其说,靖康末起兵,檄文颇涉不逊。子崧与御营统制辛道宗有隙,道宗求得其文,上之。诏年史往案其狱,情得,帝震怒,不欲暴其罪,坐以前擅弃城,降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绍兴二年赦,复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已卒于贬所。

  赵子崧是宋太祖六世孙,靖康之变时任淮宁知府,起兵勤王,被康王赵构任命为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可宋高宗称帝次年,就找个借口把他贬到南雄州(在今韶关),赵子崧最终死在了流放地。

  赵子崧的悲惨下场源于他是宗室,且带兵,尤其他是太祖系宗室,应了司天监那句预言,自然要咔嚓。同时期起兵勤王的太祖系宗室,也多是凄凉收场,如赵叔近和、赵叔向都被捕杀。

  对于宋高宗而言,金人不是主要威胁,宗室才是,金人来了可以跑,宗室发难可就没地跑了,一切可能威胁他皇位的因素,都要扼杀,决不能成长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选太祖之后继位的原因绝不是向把皇位还给太祖一系,而是因为这样对他有好处。

  前车之鉴:“濮议”

  在宋高宗之前,宋朝皇帝就有绝嗣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仁宗。

  宋仁宗有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加上他的兄弟也都早夭,不得不选堂兄濮王赵允让的儿子为养子,为其更名赵曙,即后来的宋英宗。

  宋仁宗离世24个月后,“濮议”开场。

  顾名思义,“濮议”就是一场关于宋英宗生父濮王名分的讨论,宋英宗为此与群臣开撕长达18个月。

  在讨论中,群臣分裂成两个阵营。以王珪为首的一派认为,宋英宗已过继给宋仁宗为子,以皇子身份继位,濮王为宋仁宗之兄,宋英宗应称其为皇伯;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一派认为,宋英宗应称濮王为皇考(考是对已去世父亲的称呼)。

  双方争夺多时,最终以皇考派胜利告终,濮王赵允让称皇(不是皇帝),三位王夫人并称为后(不是皇后),不过宋英宗短命,在位四年即去世,还没来得及给父母上谥号,所以濮王的谥号仍是王,妻子的谥号仍是王夫人。

  宋英宗因短命而没做全套,但也足够给宋高宗敲响警钟了。宋英宗可是宋仁宗实实在在的养子(尽管宋仁宗只是拿他当备胎,后宫一有动静就把他赶回濮王那里),也是以皇子身份继位,最后也能让宋仁宗没了儿子。如此看来,选近支宗室继位,风险很大啊。

  决断:选择远支弱小宗室

  虽然宋高宗的兄弟子侄在汴京团灭了,但不代表宋朝宗室被团灭了,事实上,宋朝宗室还有很多人。

  宋朝的宗室管理比较宽松,宗室子弟既可以参加科举,也可以当官。而且宗室聚集地不止汴京一处,还有西京洛阳的西外宗室和南京商丘的南外宗室。

  靖康之变后,西外宗室、南外宗室、汴京逃出的宗室和各地的宗室,组成了宋朝的宗室人员。这其中,出了一百多年皇帝的太宗系势力是最强的,尤以濮王系为最,毕竟宋仁宗以后的皇帝都出自这一系。

  单宋高宗叔祖辈的,就有担任知西外宗正事的嗣濮王赵仲湜(原来的嗣濮王被掳走了)和担任知南外宗正事的赵仲儡;宋高宗叔伯辈的也有四人担任过这两个职务。

  最强的还是齐安郡王赵士,靖康之变时,他就是是权同知大宗正事,是宗室的代表人物。跟孟太后一样,他是宋高宗继位的法理依据;苗刘兵变时,也是他发密信让张浚勤王;岳飞被诬陷下狱时,他上书:“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

  管中窥豹,濮王系宗室的人数就相当可观了,宋高宗能够选择的子侄辈,绝对有数百人,但一看濮王系这势力,还是算了吧。

  那濮王系以外的太宗系宗室呢?他们也足够远,宋高宗要是想找,绝对能够找到势力小的,但选他们的话借口不好找,选太祖系宗室来一句“太祖后当有天下”,说的宋高宗道德水准都上了一个台阶,可濮王系以外的太宗系,总不能来一句“某王后当有天下”吧。

  既然不能选太宗系,那就只能是太祖系,选没当过皇帝的赵廷美后裔就太说不过去了。

  太祖系里面最强的是燕王系,从宋神宗时期开始,燕王赵德昭直系后代可世袭安定郡王,成为北宋宗室中第二个可世袭的王爵(第一个是嗣濮王)。

  整个宋高宗时期,安定郡王这个爵位一直在“令”字辈宗室手里传承,直到他退位快二十年了,才转到“子”字辈(宋高宗同辈)。

  把时间退回宋高宗选养子的时候,燕王系的人数说不定比濮王系还多,只是政治地位没那么高而已。这样,燕王系也被排除。

  宋太祖只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排除燕王赵德昭,只剩下秦王赵德芳,最后继承宋高宗皇位的宋孝宗,就是赵德芳的六世孙,其生父赵子偁只是个从八品的文官。

  宋孝宗的竞争对手赵伯玖,连是太祖哪一系都不清楚,生父赵子彦是个从八品武官,地位比赵子偁还要低。

  幻想:生个儿子

  收宋孝宗为养子时,宋高宗才26岁,尽管他丧失生育能力已成为朝野公论,但这个年纪大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像宋仁宗是一直拖到五十多岁病重了才死心,立宋英宗为皇子。

  一方面,宋高宗顶不住朝野压力,要收养子以防万一。另一方面,宋高宗不甘心,还想自己完成传宗接代。

  一旦他成功了,这个备胎养子自然从哪来回哪去。如果他选择大宗为养子,凭借那些宗正、郡王的势力,那就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还有可能威胁到自己亲子的地位。就算是没成功,大宗之子闹“濮议”这种破事也是容易得多,必须断绝此等风险。

  随着宋高宗年龄增长,这种不甘心反而强烈了起来,宋高宗为了不让宋孝宗产生必定继承皇位的心思,特意再收一个养子,即赵伯玖。宋高宗不顾朝臣反对,故意给了两个养子同等地位,明确告诉他们:老实点,皇位指不定是谁的呢!

  当然,宋高宗最终失败了,幻想终成泡影,他不得不从两个养子中二选一,选出了宋孝宗继承皇位。终宋孝宗一世,提都没提尊崇生父的事,宋高宗的目的完美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