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康熙身边的左膀右臂,为何结局却不一样呢
还不知道:康熙为何偏袒明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珠、索额图是康熙朝两大权臣,堪称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他们共同参与了不少历史大事的决策和执行。一部《康熙王朝》更是让这两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最终他们都没有逃过党争之劫,一朝获罪,终生失势。
那么,既然都是康熙帝的宠臣,如果从客观角度去分析,到底哪一个才能更出众,哪一个更受康熙的认可呢?这一切还得从他们的家世说起。
明珠,纳兰氏,他们家族在清开国时是显赫的大家族,不过到了康熙时期,纳兰氏逐渐没落,明珠仅从父亲那里承袭了侍卫之职,可以说出身并不高。后来,明珠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为妻,虽说是与亲王联姻,但实际上,这门亲事并没有给明珠带来任何好处。
阿济格是多尔衮的亲哥哥,多尔衮死后,阿济格也受到牵连,被顺治帝秋后算账,其子女或赐死、或削爵,因而明珠与其女的婚姻反而让自己深受其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珠的仕途发展基本要依靠自己的才能。
明珠是康熙朝中出列拔萃的官员,他精通汉族语言和文化,具有很强的决策和办事能力,早年不畏权贵,有刚直之风。正是凭借这些才能,明珠很早就得到康熙的赏识,从侍卫升任内务府郎中、总管大臣、弘文院学士,后又历迁至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要职。
真正让明珠确立其“相国”位置,则是依靠他在撤藩之争中的表现。当时朝中大臣多数主张安抚,只有明珠和少数大臣挺身而出,力主撤藩,虽遭到群臣的一致抨击,却正中康熙的下怀。在那样的情况下,敢于坚持撤藩,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深远的谋略,因此康熙帝对他大加赞赏。从此,明珠稳坐了长达二十年的相位。
与明珠相比,索额图的发迹则完全得益于显赫的家世。他是康熙早年四大辅臣之首索尼之子、康熙帝皇后的叔父,世袭一等公,可谓出身名门、地位尊贵。
索额图凭借在铲除鳌拜的行动中的出色表现,一举成名,授为国史院大学士,后该授保和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权臣。
明珠与索额图的矛盾起初表现在重大问题商讨中意见相左。总体而言,明珠在谋略和胆识方面远胜索额图,在军国大事上具有独到的政治眼光和魄力;而索额图自从参与铲除鳌拜一功后,政治态度就趋于保守,其所持政见屡次与康熙的心意不合。
在撤藩之争中,索额图首次暴露了他与明珠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的分歧,也显现出了两人政治才能的差距。康熙二十年(1681年),朝中就武力攻台一事展开议论,索额图再次反对出兵,而明珠则力主出兵收复台湾,并详细分析了对台作战形势,推荐施琅率领水师进军。
显然,在康熙帝眼中,明珠更诚心,而索额图则要逊色很多。但索额图毕竟出身名门,亦无大过,因此其与明珠的地位仍不相上下。在后来的党争中两人愈演愈烈,为康熙所不容。
党争中首先倒台的是明珠,然而,康熙毕竟感念明珠昔日劳苦功高,不忍置他于死地,仅革除了明珠的大学士职务,改授内大臣,而对同党余国柱、佛伦等人则予以革职。
其后,索额图一党也引起康熙不满,他以“结党妄行,议论国事”的罪行将索额图交由宗人府拘禁,不久,索额图即死于禁所。
尽管明珠和索额图同为一朝获罪、失势失宠,但明珠与索额图的下场却有天壤之别,康熙对明珠的评价是:“不忍遽行加罪大臣,且用兵之时,有效劳绩者”,“念其于平定‘三藩’时曾有赞理军务微劳”,“是非功过不相掩”。在明珠生前,康熙帝始终没有公布明珠的罪行,也没有问罪他的家人,直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明珠罪状才公布于世。
明珠被降职后仍勤恳从政,在康熙亲政噶尔丹的战事中,他负责筹运粮草,因功又复原级,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明珠病逝,康熙帝派皇三子胤祉前去祭奠,保全了明珠一生的尊严。
而对于索额图,康熙的评价则是“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认为他除了签订尼布楚条约一件功劳外,是在无一是处,他的同党被杀,或被流放,其子孙均被革职,其中两个儿子甚至被处死。
从明珠与索额图的发迹,以及后来的主政和获罪可以看出,明珠更为康熙所器重,其所长乃是真才实学;而索额图则是靠着家世显赫位居相位,谋略胆识均不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