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弓箭怎么射?来看看你被电视剧骗了多少年!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弓箭怎么使用?

  第一、弓箭一般射不死敌人,尤其是穿盔甲的敌人。

  弓箭不比火枪,其穿透力有限。特别是在古代战争中,面对盔甲这种东西,弓箭很难做到一个有效的杀伤。比如金军大名鼎鼎的铁浮屠,一水的重甲骑兵,宋朝军队虽有良弓,但还是无能为力。而且射程不够远,所谓“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这并不影响弓箭发挥它的作用,弓箭首要作用是阻敌。作为远程武器,其最大的作用就是火力支援。比如在冲锋、撤退过程中,大范围的弓箭覆盖可以迟滞敌人,争取时间。把弓箭阻遏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北宋麟州将官王吉,这位老兄常年与西夏人作战,凭借过硬的骑射之术,摸索出一套“一箭术”。出阵时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射对方一箭,然后趁对方避箭时急速冲锋,杀入对方阵中,往往能当场干死几个抱头躲箭的敌兵。

  当然,气势也很重要,古代大规模作战,两军对攻,漫天箭雨不仅会带来战士身体上的伤害,更让人心里感到压迫无助,在有效射程内,随时处于死亡边缘,尽管也会装备盾牌用于抵挡迎来的箭雨,但军队士气很快会消磨大半。这方面秦国的箭阵就很出名,两军尚未短兵交接,铺天盖地的箭雨就覆盖整个战场,未战而先夺人之声、屈人之兵。

  更何况弓箭射不死敌人,但可以把敌人射伤啊。射伤之后伤口会感染,被感染的士兵无法上战场,敌军战斗力鄹减。古代的医学技术很差,没有抗生素这种药品,面对破伤风等感染性疾病,基本上就是看运气。希腊神话神话中著名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儿,那估计就是被射中以后,伤口感染,不治身亡。况且古代,士兵都会在弓箭上涂抹“毒液”,这种毒液随处可见,那就是粪便,士兵们将粪便涂抹在弓箭上,被射伤的人定会被感染,最后搞不好还会爆发瘟疫。

  当然了,以上不具备全面性。不是说弓箭一定射不死人,比如说五十步之内,来一张克敌弓,一箭过来,估计穿个铁皮甲也够呛。而且盔甲在古代可是贵重玩意儿,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配上的,那得军官和精锐才能有。普通士兵上去很可能被扎成个刺猬。

  最重要的是,这个与弓箭手的射术有关,如果射得准,一箭就能毙命。比如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发箭射李建成,一箭便射死建成。再比如当年的蒙古骑兵,人家射得准的10米到50米范围弓箭可以做到精准射击,50米远就射马,快到10米调头,让敌人追,再回头射人眼睛,嘴巴等保护薄弱的地方,中一下就丧失战斗力或者直接死亡。

  当然了,他们仅仅只是骚扰作用。他们都是轻骑兵,骑的是个子不是很高大但爆发力和耐力超强的蒙古马,欧洲重甲兵团都是骑高头大马,装备加上人超过200斤重,跑几下就没力气了,只能当靶子。然就是蒙古重骑兵的收割时间了。

  第二、弓箭手都是大力士。

  电视里面看到的射箭的都是苗条小帅哥。

  事实上射箭是个力气活儿,力气小了可能连弓都拉不满。比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史载其“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古代男子二十而加冠,未冠,说明岳飞年龄未满二十岁,已能拉开三百斤的弓。而且不仅仅是力气大,还要力气足,因为你不可能就射一箭吧。

  所以古代那些射箭的高手应该都是虎背熊腰的大汉,选拔要求很高。火枪就不一样了,只要能抗住后坐力,你就能上战场。这也是为何早期火枪在性能根本不如弓箭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取代弓箭的根本原因。组建一支军队的成本和时间都大大减少,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下,火枪问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性能是绝对不如弓箭的。比如说精准度,一个优秀的弓箭手,不说百步穿杨,五十步穿头还是可以的。但是火枪的话,真的是只能碰运气了。正式由于这个问题,欧洲的那些军队才会发明排枪战术,也就是咱们常常讲的排队枪毙,用大范围且密集的火力网,去弥补精确度的差距。

  总之,古代的弓箭手,那都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别看他们是远程兵,要是论起近战来,把长弓一扔,打起架来绝对不比步兵弱。

  第三、弓箭一般是抛射

  我们常规的印象中,弓箭要的百步穿杨,直勾勾的射过去。但战场上,弓箭更多的是一个范围杀伤武器,即选好角度朝天射,利用金属箭头下落的强大冲击力来对敌人进行杀伤。其可以达到更远的有效射程。

  如果平射的,短距离当然没问题。但这种直线射击,曲度较小,其穿透能力会随着路程的长度而逐渐减弱,还是“强弩之末”那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