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庄子讽孔圣之道:偷腰带要杀头,强人窃国却合法

  要说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哪个诸侯国的名气最大,这个齐国肯定算得上一个。因为不论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到了战国时代,这个齐国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其时间持续了近一千年,这个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齐国的开国始祖就是西周时期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姜子牙。不过在齐国的千年历史中并不都是姜子牙的后代在执政,具体来说姜子牙所建立的那个齐国在战国初期就被人给和谐掉了。

  最后一个当诸侯国君主的姜子牙后代叫吕贷,号称齐康公,公元前386年,齐康公被齐国的大夫田和废为庶人,史料记载称“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一牢”。而废掉自己君主的这个田和则被周安王列为诸侯,从此,姜姓齐国被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显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了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姜太公至此绝祀。所以说姜子牙创建的齐国并不是被秦始皇所灭,而是早早的就被一场政变给和谐了。

  这一段历史虽然看上去并不平静,但现有史料对其介绍并不是很多。我们可以看到,公元前386年齐国换主人的时候,跟历史上用政变来改朝换代君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他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它是相对和平的,没有杀死前任君王,甚至连国号都没有改,所以一般不去了解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人,很少会知道其实春秋时的齐和战国时的齐根本就是两家人。不过不管历史怎么洗白,国氏窃国的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当时的学者庄子就很看不下去了,他在一篇叫《胠箧》的文章里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意思就是:在战国的那些圣人眼里,偷了一腰带都要受到惩罚处死,而盗窃一个国家的人却做了诸侯。诸侯之家有仁义之名,那不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圣知吗?

  庄子说:当年的齐国,执行孔圣之道是最好的!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杀了齐国的国君也就窃据了整个齐国。而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也不愿望讨伐他。可田氏的齐国依然受到圣人们的拥护。

  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庄子的意思就是:圣人天天告诫我们,不可以贪图不义之财,不可以思淫欲,这些是很好,但圣人同时也表示,要顺天应人、吊民伐罪,因此那些窃国成功的人,都可以用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当作借口,建立并维系他所窃得之物。这就叫做:“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其实,说白了,所有的戒规,只是适用于普通老百姓的,所谓的道义永远站在强者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