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宇文阐未成年的皇帝,他的下场有多惨?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未成年的皇帝宇文阐:6岁当皇帝,8岁被人杀害。

  说起来,北周末代皇帝宇文阐的命运也是够悲催的,自己还是个未成年儿童,本来是和尿泥的年纪,却被老子硬生生推到皇帝宝座上。龙椅还没有坐热,又被名义上的外祖父硬逼着让出了皇帝位子。让也就让了吧,皇位到手的外祖父连他的命也要。以致于最后,连怎么死的外人都不得而知。

  宇文阐死时刚刚8周岁,当皇帝两年半时间。

  宇文阐(573年-581年7月10日,《隋书》作581年7月9日),即周静帝(579年―581年在位),原名宇文衍,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亲是天大皇后朱满月。

  建德二年(573年)六月,宇文阐出生于东宫。大成元年(579年)正月十一日,封为鲁王。正月十六日,立为皇太子。

  宇文阐老爹宇文赟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当太子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美酒女人、纵欲狂欢,但由于父亲武帝宇文邕管束严,一时还不敢随性而为。还要装着是个听话的好儿子。等到武帝驾崩,再无人能约束得了他,便开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了。

  然而身为皇帝,自然要承担起治国理政的责任,这对于享乐型的宇文赟来讲,实在是勉为其难。渐渐地,帝国纷繁复杂的事务令宇文赟精疲力尽,皇位在他的眼中变成一个包袱、累赘,很快便动了禅位退隐之心。

  继位才八个月时间(579年二月),宇文赟便下诏传位于年仅6岁的长子宇文衍(继位后改名为宇文阐),自己则躲到后宫享清福,专心享乐。

  宇文赟传皇位给儿子第二年,也就是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酒色过度的宣帝宇文赟病重。五月二十五日,宇文赟驾崩,时年22岁。

  五月二十六日,宇文阐即皇帝位。发布诏令:任命柱国、汉王宇文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柱国、秦王宇文贽为上柱国。

  为给宇文赟服丧,宇文阐诏令百官都听命于左大丞相杨坚。

  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死后追赠太保,谥号桓。

  天和三年(568年)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为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宇文赟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皇后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侍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赟怎样激,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赟无杀机可乘。

  宇文赟死后,宇文阐即位,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杨坚以外公身份控制了北周的朝政。

  杨坚并不是宇文阐真正的外公,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宇文阐生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并不是杨坚女儿杨丽华,而杨丽华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两人没有血缘关系。

  只能说,杨坚宇文阐名义上的的外公。杨坚的正妻独孤皇后收宇文阐母亲朱满月为义女,由此宇文阐叫杨坚外公。

  杨坚根本不满足于担任摄政角色,他想要的,是宇文氏的江山。当上丞相以后杨坚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杀了北周宗室五王,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

  北周边界被揉冉人侵犯,官员们眼见宇文阐年纪幼小无力主理国事,于是请求杨坚登基称王,杨坚先是当场回绝了官员们的要求,回宅后独孤氏劝说杨坚接受推选。杨坚似乎被逼不得已,同意称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此时距离杨坚出任丞相才七个月时间。

  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后,居于别宫。杨坚降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五月壬申日(《隋书》作五月辛未日),杨坚暗中派人害死宇文阐。宇文阐终年8岁。

  宇文阐死后,杨坚假装震惊,发布死讯,隆重祭悼,谥为静皇帝,葬在恭陵,以其族人宇文洛继周祀。

  令狐德棻《周书》:“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强。隋氏因之,遂迁龟鼎。虽复岷峨投袂,翻成陵夺之威;漳滏勤王,无救宗周之殒。呜呼,以太祖之经启鸿基,高祖之克隆景业,未逾二纪,不祀忽诸。斯盖宣帝之余殃,非孺子之罪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