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假传圣旨怎么办?该怎么辨别真假?
皇帝,在古代拥有无上尊严,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不会改正,就算是带来尸横遍野的后果,他们也极少承认自己的过失。古人没有电话,想要传达皇帝的各种诏令,必须要用圣旨传话。我们在电视里面经常看到,官员们看到圣旨后,立马会照办,根本没有怀疑圣旨的真伪。那么,古代有没有人做假圣旨,古人又究竟是如何辨别圣旨的真假呢?
以清朝的圣旨为例,其用材都是极为讲究的。比如上面的绸缎圣旨上写字的部位,是用绸缎制成,因为上面要写皇帝的话,所以这绸缎必须是全国质量最上乘的。对于很多朝代来说,皇室用的东西都是专供的,清朝也是如此,尤其是皇上用的东西,又和其他皇族成员不同,用来写圣旨的绸缎,也是特制的。而且清朝有内务府,一切库存、用度,都要登记在册,所以这种绸缎从哪里来、来了多少用了多少,都会记得清清楚楚,一旦核对有了出入,会有严厉的惩罚。对于民间那些制造绸缎的店铺来说,寻常店铺不不允许制作这类东西的,一旦被发现,那肯定是要被抄家杀头的。所以内外都有控制,杜绝了材料外流。
染色上的控制。古人染色是个很大的问题,很早之前的人们,只掌握了少数种类的染色方法,而且颜色不正,还容易掉色。到了清朝的时候,这方面虽然有了进步,但是依然是在前面工艺上的拓展,只是颜色更加丰富,但是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很少。所以,一块布上颜色正不正、多不多,往往成了衡量其价值的标准。
对于五品官员以下或者不重要的事情,一般都是用白绫直接书写,品级越高、事情越重要,这圣旨上面的颜色也就越多。想做假圣旨,那必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必然要用到颜色繁多的圣旨,可是这种染色技术,市面上极少,几乎都用来供应皇室用度,所以想弄到这么高级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圣旨的轴部材料的控制。圣旨上面处处都透着精贵的气息,就连侧面的卷轴都珍贵无比。给一品大员的圣旨一般都是玉轴,做工考究,这样的手艺一般全国没几个人,而且很多类似的手艺都是常年被供在皇宫里面练出来的,又很少外传手艺,所以这上面的玉轴,珍贵无比,民间几乎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因为一份圣旨做工各方面都要求极高,所以想从民间找到这么多会这手艺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官员们通过上面的做工,就能断定这是不是真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