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以“6骑”吓退突厥十万兵的渭水之盟,为何会被称为“渭水之耻”
李世民是有唐一代名君,于是,多少年来“唐粉”们为了不让李世民的一世英名受到损害,可以说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就拿史书上明明记载的“渭水之耻”来说吧,硬是被美化李世民威风凛凛只率6骑,现身渭水便桥,吓退突厥十万精锐。从此,大唐人民为他欢呼,这魄力,这胆识,霸主啊!可是事实果真是这样吗?这只是说故事而已,其实真像并不是这样,据《旧唐史》记载,李世民面对突袭而来突厥大军,采用的是缓兵之计。愚以为,更值得称道的是,李世民如春秋战国时的勾践一样,卧心尝胆,最后同样是突袭战,一举灭了突厥,颉利可汗受首长安。
隋朝未年,北方突厥部落强大起来,成为中原北方、西方及东北方的主要势力。当时中原的各个军阀割据势力发展的都不充分,刘武周、窦建德、薜举、梁师都等为了在军阀混战中增加自己的外围实力,都与之有往来,并也臣服过突厥。连后被封为唐高祖的李渊也曾向突厥称臣引以为援。
等到唐朝建立后,平定的中原及南方群雄后,突厥依然屡屡寇边,侵害百姓,成为了大唐王朝最大的敌人。
武德六年,李世民刚刚登基,突厥颉利可汗突然率领十多万突厥兵南下,竟长驱直入,抵达渭水北岸,此时,长安城内只有几万守军,力量严重不足,各地支援的部队一时也难到达。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李世民决定采用缓兵之计,他与房玄齡、高士廉等六骑出玄武门至渭水之上,与颉利可汗隔水相谈,答应继续向突厥进贡,李世民借的是他父亲当年的牌子,李世民并没有向突厥称过臣,但此时,李世民拿他他父亲李渊说事续个话题,颉利可汗见有利可图,得到满意的答复后退兵而去,这就是史称的“渭水之耻”。
耻就是耻,不忘国耻才是硬道理。这里在突厥十多万大兵的威胁下,哪来的“渭水之盟”,盟是双方你情我愿,兄弟之好,而从当时的情况看,就如同当年的勾践一样,隐忍一时,霸气一世。
史书上载,边患之重对李世民的刺激很大。从此之后,李世民亲自训练士兵,励精图治,计划灭突厥,除毒瘤,一雪“渭水之耻”。
历史有句名言,老天要叫谁灭绝,先让他猖獗,颉利可汗由于骄恣荒淫,亲小人,远贤臣,早失去了民心,国势渐落。至唐太宗贞观三年,这年北方大雪,厚达数尺,突厥部落中由于不甘被颉利可汗压迫的小部落如薜延陀等相继叛乱,颉利可汗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经过多年的修养生息,此时唐朝的国力已和建国初期不可同日而语,李世民决定乘大雪对突厥用兵,一雪前耻。十一月,唐朝五路大军,从定襄、金河、营州、云中、灵州出袭,由李靖为统帅,共计十五万大军。
正在都城定襄的颉利可汗及其左右忽闻唐军掩杀而至,大惊失色,闻报是以唐军主帅为李靖时,更是相顾失色,道“唐兵若不是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李靖夜袭定襄,大破突厥军,颉利可汗败逃到了铁山。
此时,颉利可汗为了避免唐军的继续攻击,就派大将到长安面见李世民,表示愿举国归附,他则愿亲自到长安向李世民请罪。
颉利如意算盘打的是,先缓兵拖延些时间,等春天大雪过去后,草青马肥时再率突厥部众逃至大漠深处去集聚力量,再起大事。
此时李靖与李世堂住兵在白道,两人商议,颉利虽败,其众不少,若逃走后,很难在追之,乘此时大唐诏使到了他们的大营中,必不防备,选精锐一万骑,带二十天的干粮,突袭之,不战可擒此人。于是,两人不顾副总管张公瑾的阻拦,连夜出发。
等到颉利可汗发现唐军时,唐军已经在帐门口了,于是又是大败,只身狼狈逃走。投奔突厥小可汗苏尼失。后苏尼失怕唐军来攻,在唐军的威力下捉了颉利送到唐营。自己也举众投降。
至此,李世民不仅为自己报了渭水之耻,同时也让太上皇李渊报了称臣之辱。史载,李渊说:当年,汉高祖困于白登,不能报仇,而今我儿子能灭突厥,报了我向突厥称臣之辱,我托付之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