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真的只会做木工吗?朱由校在位时有哪些政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历史上真实的明熹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十分宠信宦官,魏忠贤就是在朱由校时期积累起自己的权势,此后朝中不断爆发陷害忠良的事件。魏忠贤遍树党羽,将东林党视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但朱由校并没有及时平衡两方势力,他痴迷于木工,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但对于明朝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坏事。那朱由校到底算不算昏君呢?后人究竟是如何评价明熹宗的,下面可以一起来了解下。
一直以来,朱由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昏聩无能只会木工”,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昏君。关于朱由校,有两段话构建了我们印象中的天启皇帝!
万历年间的大臣亓诗教,为朱由校打抱不平,上书万历时说“皇长孙(朱由校)十有五岁矣,亦竟不使授一书、识一字”,后世根据这一句话,认为朱由校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由此还编出很多讥讽故事。
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谈》中,记载了一则“污蔑性”的故事,与朱由校文盲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绝。魏忠贤每伺帝制作酣时,辄以诸部院章奏进,帝辄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阉权日重,而帝卒不之悟。’
或因为怠政,或因为文盲,或因为热爱木工,所以朱由校就将皇帝工作全部交给魏忠贤,所谓“汝好生看,勿欺我”,这是朱由校昏君的一个重要证据。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校真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其实,这一传言非常荒谬,朱由校根本不是文盲,《明史》中的一个记载非常清楚说明了问题。虽然无法判断他的学识水平,但至少不低。至于亓诗教的那句话,其实亓诗教是好意,希望唤醒万历皇帝对皇长孙朱由校的关注罢了。
1621年,天启元年,内阁首辅叶向高上书朱由校,证实朱由校不仅好学,而且还很勤奋。
《明史》:我皇上聪明天纵,朝讲时临,真可谓勤政好学之主矣。尝见皇上发拟本章,每多传谕,以此仰窥圣心留神庶政。臣等欲一一言之,则不胜其烦,欲默而不言,则又失辅弼之职。
叶向高肯定了朱由校聪明好学,其后指出朱由校批阅奏章时,总是传谕询问,认为“一一言之”回答太繁琐,而如果沉默不言,又失了首辅本职。可见,朱由校如果文盲,又如何批阅奏章?而且,能够批阅奏章且经常传谕询问的朱由校,另外朱由校自称“朕在宫中,每日披阅文书,览诵经史及祖宗训录,兼时事忧劳,何有多暇?”如此又如何醉心于木工?
其实,《明史·孙承宗传》中也提到,“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每次听到孙承宗讲课,都能听的很开心,足见朱由校聪敏好学。孙承宗是儒家名仕,所讲内容肯定与修身治国有关,如此朱由校还能曰开心,还认为朱由校是文盲的话,怎么也说不过去。
然而,证明了朱由校不是文盲,并不能证明朱由校不是昏君。那么,朱由校到底是不是昏君呢?他给袁崇焕的一封信,洗清了他的冤屈!
1626年,天启六年十一月,袁崇焕上述天启皇帝,认为在关外修城屯田,就可让后金不战而降,即便后金不降,也将很快被擒,所谓“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这句话后面是对魏忠贤的一通马匹,“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
如果魏忠贤执笔回复,由于有这一通马匹在,即便质疑,也会比较缓和,但实际上朱由校的回复却极为尖锐,因此可以肯定是朱由校亲笔信。
《明熹宗实录》:向以防守方殷,故着从容议行。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这本内说,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诸臣诸不乐闻。
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蹈实而做,需时而动。正也,奇在其中矣。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
朱由校连续六问,将袁崇焕之计批的体无完肤,最后留下这么一句话“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朱由校对后金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后金不可能投降,尤其“胜无轻谈也”一语道出取胜本质。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显示出朱由校比袁崇焕还要高的军事认识,至少不下于袁崇焕。
显然,朱由校并非昏君,而且从及时处理政务这一点来看,醉心木工可能也是抹黑,同时也推翻了清朝文人“天启皇帝将所有国家大事托付给魏忠贤”的记载。
实际上,类似证明朱由校能力的记载,在《明熹宗实录》有很多,但在《明史》中的一些细节,却也佐证了朱由校并非我们印象中的昏君。
《明史·孙承宗传》:帝好察边情,时令东厂遣人诣关门,具事状奏报,名曰‘较事’。
通常来说,皇帝对于边境军情,往往只是听从官员报告,但朱由校却大不一样,而是主动出击,主动派遣东厂特工了解边情,让他们“具事状奏报”,足见朱由校的眼光绝非常人所有。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辽东攻城略地,90%以上都是靠“内应和情报”;后金多次入关劫掠,都与明朝不注重情报有关,包括袁崇焕等明朝文武大臣在内,都不太注重情报工作,而当时才16岁的朱由校却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显然,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朱由校并非昏君。其实,在天启年间,辽东局势还处于战略僵持阶段,相反崇祯上台,袁崇焕主持辽东之后,辽东局势才彻底崩溃。
综上,天启皇帝肯定不是文盲,在国家大事上也没有稀里糊涂,更没有将所有事情全部托付给魏忠贤,甚至还表现出很高的军事认识。因此,将他看成什么都不懂的木匠奶儿昏君皇帝,这就有违历史事实了。
另外,在清修《明史·诸帝本纪》中,却对天启极尽丑化,给予的评价是“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显然,即便透过《明史》中这些零星的记载,也可以看到这一评价存在抹黑行为。推而广之,从天启身上,可以看到清朝的确抹黑了明朝,《明熹宗实录》中展现朱由校的重要事迹,为何《明史》却鲜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