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在哪里称帝的?李世民是怎么劝父亲称帝的?
李渊是在哪里称帝的?李世民是怎么劝父亲称帝的?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李渊是西凉国国君李暠的后裔,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家世显赫,从他这一代开始走上了反隋之路。不过李渊出生于长安,为什么他后来却是在太原起兵呢?实际上李渊当时的官职是太原留守,是当地最高级别的军政长官。眼看全国各地起义不断,隋朝即将被瓦解,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谏下决定在太原起兵,并且建立大将军府,一路直攻长安,为建立大唐奠定基础。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地义军纷纷起兵反隋。大业十三年(617年),青年李世民也力劝其父李渊在太原起兵。
于是,李渊听从李世民及其他幕僚的劝说,正式起兵讨伐隋炀帝。李世民弟兄几个也跟随李渊随军作战。
李世民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他拥有年轻人敢想敢干的精神,在战场上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并为李渊出了不少的建议。在关系到李渊起兵后能否成功的一场关键性战役中,李世民的聪明才智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那是在一场城池攻坚战中,李渊在太原起兵后,南下到了霍邑(今山西霍州),守城的将领是他原来的同僚——宋老生。本来李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他只要再一鼓作气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没料到的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行军道路也变得泥泞不堪,给士兵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后备辎重军粮也跟不上。
而且,前方探子也回报说大军的后路也即将被另外一支隋军给包围。
这种种困难的叠加让李渊产生了退意,他打算先就此撤退,日后再做打算,但是,李世民坚决不同意其父的决定。
在李世民看来,所谓的后路有隋军包抄,肯定是宋老生故意放出来的烟雾,目的就是想让我们撤军,为他争得喘息之机。
因此,李世民主张一鼓作气出击,彻底打败宋老生,李渊父子俩便在这一决策上发生了意见分歧。
李世民多次劝谏,李渊都拒而不听。李世民知道,父亲是军中统帅,具体是撤兵还是进攻,最后都要听从他的意见,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世民想了一阵,觉得自己还是要继续苦劝,不过这一次他决定换个方法。
李世民不再当着众多军士的面,公开反驳李渊的意见,而是决定单独和父亲谈谈。
可是这时天黑了,李渊已经躺下休息。李世民进不去,就在帐外号哭,哭声传到了帐中,李渊就把李世民召进来,问为什么大哭?
李世民回答说:“如今我们举兵是为大义,率军进攻就能取胜,后退就会溃散,到那时,部众溃散在前,敌军追击在后,我们被灭亡的日子就到了。怎么能不悲伤呢?”
李渊听后顿时醒悟了过来,连忙问李世民现在该怎么办?
李世民于是就将自己对宋老生的分析和进攻的战略部署详细地告诉了李渊。李渊听了李世民的分析,最终决定发起进攻。
“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分析是正确的。所谓的大军背后有隋军确实是宋老生放出来的假消息,为的就是干扰李渊,让他们萌生退意,自己好再等待其他隋军的到来。
令宋老生没想到的是,他的阴谋最终却因李世民的哭谏而破产了。宋老生自己也在此战中被杀身亡。
李渊的反隋大军顺利地通过霍邑,杀向了隋都长安。
当李渊大军进入长安后,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新的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使自己在天下反隋的武装里获得先机,最终顺利地取代隋朝建立起了大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