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谓风流才子唐伯虎,殊不知实际上风流才子其实也缺钱
“吴门四家”中,唐寅与仇英在绘画师承和艺术追求上有更多相似之处。尤其在师资传授方面,两人都曾师事过周臣,明姜绍书《无声诗史》记载:“唐六如画法,受之东村。”徐沁《明画录》载仇英:“初执事丹青,周东村异而教之。”可见周臣是两人的共同业师,周臣所擅长的“院体”画风,对他俩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周臣,字舜卿,号东村,姑苏人,约生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卒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享年八十余岁。师从本郡陈暹,是位职业老画家。
他擅长山水、人物,布局缜密平稳,主宗南宋“院体”,受李唐、马远影响最深,并汲取宋元多家之法,形成自身风貌,山峦雄峻,用笔尖劲严整,墨色浓重沉着,反映出“行家”的深湛功力。山水画代表作有《春泉小隐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裴春泉隐居小憩的情景,构图以近景为主,主体突出,树石勾皴刚健硬峭,状物准确严谨,山石斧劈皴用浓重水墨,呈浑厚之势,这些都显现出“院体”特色;同时又布置清旷的远景,根据物象施以刚柔、轻重不同的笔法,人物屋宇作淡墨轻色,这些又汲取了某些文人画之法,从而呈现自身面貌。《山斋客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采用高远布局法,近景和远景造型坚实明晰,中景则虚化朦胧;近冈和远峰运用方硬的小斧劈皴和刮铁皴,表现出嶙峋坚致的石骨,远岸丛树和云霭,又以浓淡的水墨点染晕化,颇类米点云山。全图疏密有序,严整中见虚灵,既脱胎于南宋“院体”,又融人北宋李、郭和文人画的表现手法。周密雄劲而又清旷秀美的风格,既得到行家的肯许,也为当时文人所推崇。
周臣的人物画也功力精深,造型洗练准确,用线劲健流润,神态真实生动。代表作品有《流民图》册(分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和檀香山美术馆),描绘了二十五个流民乞丐,无论老幼病残,艳丑贤愚,均栩栩如生,如徐沁《明画录》所评:“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此画的创作意图,自题曰“警励世俗”,即要唤起世人的仁爱之心,怜悯周济这些流离失所、无奈乞食度日的流民,实际上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此类风俗画在明代堪称绝无仅有。
唐寅坎坷的经历
(一)少负才气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三月四日,唐寅生于江南秀丽繁华的苏州,因此年干支为庚寅,生肖属虎,故取名为寅,字伯虎,复字子畏。
唐寅父亲唐广德是一位商人,“贾业而士行”,在城内吴趋坊开一家小店,可能是肉铺酒馆,故唐寅自谓:“计仆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唐寅自幼聪慧,父亲为使他日后发达,专门请了举业师。但他生
性顽皮,不受管束,经常与小朋友嬉玩打闹,并喜与轿夫、杂役、屠夫、小贩等下层人厮混,如他《与文徵明书》中自述:
“昔仆穿土击革,缠鸡握雉,搀杂舆隶屠贩之中。”
唐寅在青少年时代,相继结识了文徵明、张灵、都穆、徐祯卿等人,成为至友。然其行为依旧放荡,故与性格旷达不羁的邻居张灵最为相得,两人尝裸体打水仗。“赤立泮池中,以手击水相斗,谓之水战。”两人同游虎丘,于可中亭中吟诗骗酒喝。与风流才子祝允明也甚亲昵,唐、张、祝三人曾在雨雪中扮成乞丐,鼓节唱“莲花落”,得钱后沽酒野寺中痛饮。唯文徵明为人稳重,不苟言笑,对唐寅时加规劝,二十五岁曾作《简子畏》诗,描述唐寅当时行径:“落魄迂疏不事家,郎君性气属豪华。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唐寅十七岁始作画,为周诒之母作《贞寿堂图》卷,后纸有沈周题记,其时当与沈周结识。十八岁时,他也为沈周所绘《王鏊壑舟图》题诗。此时期主要从沈周学画,故早年画风颇受沈氏影响。
唐寅于十九岁成家,娶徐廷瑞次女为妻。依仗父母供养,生活安逸。然在二十四五岁时,家庭连遭不幸,两年内“父母妻子蹑踵而殁,丧车屡驾,黄口嗷嗷”。出嫁不久的妹妹又意外死去,家道顿时衰败下来。不善理财的唐寅,陷入穷困潦倒的困境,不到一年就头生华发。二十六岁有《白发诗》悲叹:“清朝揽明镜,玄首有华丝,苍然百感兴,两泣忽成悲。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夭寿疑天,功名须壮时。”但他狂放不羁和玩世不恭的本性,仍使他不忘苦中作乐。失去父母管束的唐寅,依旧与朋友诗文聚会,饮宴终宵,并参加豪赌,驻足青楼,以排遣内心的空虚与烦恼。
(二)科举遭黜
唐寅二十六岁时,挚友祝允明加以规劝:“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若必从己愿,便可褫裥幞,烧科策。今徒藉名泮卢,目不接其册子,则取舍奈何?”遂决意收敛玩心,“谨户绝交往”一年,专心攻读经书。约二十七岁时,他曾去福建九仙山九仙祠祈梦,祈求指点迷津。结果梦赠墨万筒,以后即有唐寅筑“梦墨亭”之举和祝允明撰《梦墨亭记》之文。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二十九岁时,他试应天府乡试,中第一名解元,即刻印“南京解元”。岁暮,与江阴举人徐经同船至京,参加来年会试。不料在第二年(公元1499年)二月二十七日第二场会试后,给事中华昶劾主试官程敏政预泄场题,徐经、唐寅涉嫌贿赂鬻题,营私舞弊,程、徐、唐三人俱被捕入狱,受严刑逼问。六月初一定案,徐、唐以“夤缘求进”罪名,被判“赎徒”,并皆“黜充吏役”,取消终生功名。唐寅耻以为吏,人冬不就而归。
(三)借画谋生
唐寅返乡后,景况窘迫,外人奚落,家中亦“童奴据案,夫妻反目”,续娶的妒妇弃之而去。他情绪低落,行为更加颓唐,常借酒浇愁,狎妓遣闷,并嗜好佛氏之言,穷研命理星卜之学,自号“六如居士”,刻印“逃禅仙吏”。四十岁时筑桃花庵及梦墨亭,经常邀友作乐,饮酒赋诗。自号“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又曾作《仿白太傅自咏》诗曰:“高情自信能忘我,隐者何妨独洁身。无所不知方是富,有衣典酒未为贫。”顷时,从周臣学画,主宗南宋李唐、马、夏“院体”画风。为维持生计,开始鬻文卖画,曾有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由于他兼善诗文书画,绘画上又山水、人物、花鸟倶能,故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四方。然以画谋生,家境并不富裕,还时时陷人困境,他曾发出悲吟:“十朝风雨苦昏迷,八口妻拏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因经济拮据,三十六岁时为向文徵明借钱而发生龃龉,几近绝交。
(四)江西之行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秋,江西宁王朱宸濠修建了“阳春书院”,仰慕唐寅、文徵明之名,遣人持重金来苏州相聘。文徵明婉言谢绝,唐寅因生活困顿,接受了聘礼,随即游匡庐,渡彭蠡,至南昌。半年后察觉宁王野心,遂佯狂而归,于次年九月返故里。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宁王谋反被诛,唐寅有幸躲过了一次劫难。
唐寅晚年居乡寡出,专志于诗文书画,聊以谋生和自娱。五十一岁时曾题《西洲话旧图》轴曰:“醉歌狂舞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功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五十岁以后即病魔缠身,作画力不从心,多草草而成。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十二月二日病故,终年五十四岁。身后唯遗一女,嫁王宠之子子阳。朋友集资送葬,墓在苏州城杯横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