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辽东公孙氏实力不强,为什么曹操一直不出兵?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

  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这首诗来自于《三国演义》全书的最后,叙事般的体裁像片尾曲一样让人回味感慨。这些英雄豪杰都曾经叱咤风云、名震天下,在汉末群雄的擂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但故事总有结局——有的羽化登仙、建立政权,更多的则是“卧龙跃马终黄土”。天下的蛋糕逐渐被曹刘孙三家分得后,群雄们大多化作一抔土、归入尘埃。

  但有一支力量例外——辽东公孙度家族,他们一口气从汉末熬到了曹魏中期。

  起家公孙度少年时期因为得到辽东太守公孙琙的青睐得以读书、并且被推荐担任郎中,随后又前往冀州担任刺史。但冀州是世家大族盘踞之地,公孙度寒门出身,根本不可能在冀州生存下去,没多久就被赶下台。

  但他有个老乡叫徐荣,在董卓手下担任中郎将。当时正值董卓执掌京师、大力扩充亲己势力的时候,因此在徐荣的推荐下,公孙度被派遣前往辽东担任太守,相较于人口众多、势力盘根错节的中原,辽东地区他还是摆得平的。

  这段时期,陈寿评论公孙度“暴而不节”。

  彼时的中原地区形势逐渐恶化,中央权力的崩溃显而易见。与大多数出身非世族的群雄一样,公孙度也采取了“催抑豪强”的策略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其对内的统治堪称恐怖:“(公孙度)到任后,收压昭,并杀于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的,皆以诛族,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世家大族对寒门的打压在汉末成为趋势,而公孙度的反击看来更为简单粗暴。

  在疯狂催抑豪强的同时,他自己的势力也逐步发展起来,长子公孙康、次子公孙恭等家族势力分别执掌州郡军权,不断打击异己势力建立威信。他又屡次率军征讨乌桓和高句丽,并且将塞外的扶余国纳为自己的属国。

  此时的中原正经历着一场又一场大戏,先前呼啸诸侯的袁术、吕布、张邈、公孙瓒等一一被灭,但公孙家族却巧妙地避开了强大势力的征服。

  臣服严格来说,臣服大势力是每个人的必然选择,但公孙氏却因为抓得好时机,躲过了一次又一次被征服的劫难。

  其实公孙度自己倒是很想称王称霸的,在位期间,他在自己的郡治所襄平屡次僭越,先是自己封自己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自己祖先、建立宗庙(这是王侯才有的规格),随后又用上了皇帝级别的车驾和羽林军——反正就是自己过瘾。

  曹操曾为了笼络他,表天子加封他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公孙度却拒绝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连曹操的面子都不给。

  嘴上可以强硬,但行动必须诚实。在幽州一哥公孙瓒被剿灭后,袁绍势力完全占据河北,其触角开始延展到了辽东。公孙家族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选择了妥协,表示愿意为袁氏家族处理边疆、抵挡胡人扰乱。

  光认怂不够,还要有机遇。

  就在公孙瓒刚被剿灭不久,中原另一个大户曹操就开始蚕食袁绍的地盘。他一举消灭了河内的亲袁派眭固、及时将势力拓展到黄河以北,像一把利刃插入了袁绍的核心地盘。因此,消灭公孙瓒后才不到三个月,袁绍便发兵南下,准备与曹操决战,为了有个稳固的后方,他便接受了公孙氏的议和。

  建安九年(204),一代枭雄公孙度去世,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留给他的摊子不算太坏,但外部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此时袁曹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在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携战胜之余威,对袁氏家族的势力开始穷追猛打,亲袁的公孙氏当然也是打击范围之内。就在公孙康即位的第二年,曹操大将张辽率军进攻东莱地区,这里更接近中原,人口众多生产力发达,公孙度曾在这里招揽流民、开垦荒地、建立学校,惨淡经营之下,显然希望这里成为他跃向中原的跳板——但很快被张辽攻克。

  建安十二年,河北的袁氏势力已经被基本扫平,曹操率军千里奔袭,又将乌桓打败,藏匿在乌桓的袁氏兄弟便投奔到了公孙康那里。

  此时有人劝曹操趁势荡平辽东,曹操没有同意,认为公孙康会将袁氏兄弟头颅奉上的。但曹操没有用兵辽东的最大原因当然不只是因为袁氏兄弟的头颅——这其实并不重要,而是此次北伐乌桓、千里奇袭极为凶险,曹操自己也说,这次取胜不过是“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在后勤不继、河北人心还没归附的情况下,再征讨辽东风险是非常大的。

  这是公孙家的第二个机遇,并且被刚即位的公孙康抓住了。

  不久他便识趣地将袁氏兄弟头颅献给曹操,表示内附。这次曹操的表彰,公孙家欣然接受:“封康襄平侯,拜左将军”。随后曹操忙于征讨荆州,也就没再过问公孙家,等于默认了他们家族世代镇守边疆的特权。

  在公孙康治下,整个公孙家族开始走向了鼎盛。公孙康与其父公孙度一样,喜好拓边击胡、催抑豪强,但又注意发展生产、开垦荒地,辽东地区屡屡对外出击,士民习战,但其本土又没有遭受战争的直接摧残。建安十四年,公孙康甚至遣军攻打高句丽,直接攻破其都城,并且设立带方郡(今韩国西部、包括首尔),招揽流民、发展生产。

  公孙康虽为边疆诸侯,但是文治武功不在中原诸将之下,像曹操灭张鲁那样一战而破一方的情况,在辽东是不可能实现的,再加上辽东地处偏远、战略纵深又长,使得曹魏集团不敢轻易动兵。

  于是,曹魏集团与公孙氏达成了一种平衡——曹魏集团给予其相当的自治权、而公孙氏则为曹魏拓土戍边、抵御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这种平衡就是维持辽东与中原和平的基石。

  但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当辽东不再愿意为曹魏戍边时。

  衰亡公孙康死后、其弟公孙恭即位,等到公孙康的次子公孙渊长大,便将公孙恭下了大牢,自掌政权。此时的辽东,相比于其祖公孙度时期已经强盛许多,曾经窄小的辽东郡如今已将势力投放至朝鲜半岛、扶余乌桓部落都向自己朝贡,幽州以东全是公孙家的天下,物资充沛、人心稳定。

  有着这样的家底,公孙渊开始了一波“神操作”。

  在即位之初,公孙渊便有心自立,暗中以东吴为外援,打算向东吴称臣。此时的孙权已是知天命之年、再非“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的少年了,他不顾举朝反对,答应和公孙渊联合,便册封公孙渊为燕王,并派遣太常张弥以及一万多士兵、携带着大量珠宝走海路前往辽东。

  公孙渊这一波操作也是奇妙,他想以孙权为外援,等孙权答应、封赏到来又害怕魏国征讨。干脆杀了吴国使臣,将首级传给洛阳,自己吞并了吴国送来的财宝辎重。

  孙权莫名其妙损失了几名重臣、一万多士兵外加无数金银财宝,气得差点率军亲征(确实太冤了),在群臣劝阻之下,才没成行。但这件事也使得公孙渊谋反的消息公开化,只不过曹魏方面依然维持着表面的和平未曾发作。

  景初元年,曹叡派遣大将毋丘俭率军征召公孙渊,公孙渊发兵拒绝,双方展开作战,毋丘俭见打不赢便撤退。也就在此时,眼见事情盖不住的公孙渊便自立为王,一面鼓动羌胡部落袭击曹魏边境、一面再次向东吴求援。

  可魏明帝时期边境的羌胡小大小闹哪里能掀起什么波澜;东吴就更别指望了。

  第二年六月,太尉司马懿,这个三国终极大boss带着四万精锐杀向辽东,假意袭取襄平、实际主力决战,在野战获胜后,又攻破襄平,斩杀公孙渊父子,并屠杀了相国以下以及十五岁以上男子上万人。随后司马懿乘势将辽东公孙氏家族连根拔起,在洛阳的公孙康长子公孙晃也被赐死,掌权辽东近半个世纪的公孙家族最终彻底覆灭。

  这个家族熬过了汉末、终究没能熬出三国。

  有人说公孙度、公孙康的策略很像刘表,只不过刘表的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公孙家能成功生存而刘表不能。这其实不尽其然,公孙度、公孙康实际上并不愿意苟安一方,只是辽东人口稀少、物资匮乏,中原诸侯无论是公孙瓒、刘虞,还是袁绍、曹操,公孙家都不是对手。等辽东发展起来、远东地区也被吞并之后,中原已经形成统一、高效的大一统政权,他们依旧是斗不过的。

  所以,公孙家的生存,一方面仰赖着地域偏僻,降低了中原的征服欲;另一方面也仰仗公孙家自身能力出众,对中原政权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故而等公孙渊即位,实力不对等又能力不足,就只能被中原政权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