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一向以节俭自居,为何却两次修建皇陵?
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非常重视陵寝选址和修建,常常是登基之后即刻展开各项工作。因为陵寝不仅关系到皇帝自己,而且关系到国运兴衰,马虎不得。拿清朝来讲,皇帝陵寝在关内分在两处,分别是河北遵化清东陵和河北易县清西陵。本来“子随父葬”,但为了平衡东西两陵,乾隆皇帝提出“父子分葬,选分东西”的规定,道光皇帝应该和顺治、康熙以及乾隆皇帝一起葬在清东陵。
道光皇帝虽然是个天生的抠门皇帝,但对自己身后事却不吝啬,专门安排了重臣和风水先生一众人马开赴东陵选址。经过认真的勘测与商议,终于选定宝地,上奏京城,道光听后非常高兴,下旨择吉日开工,前后花费七年竣工,耗资二百万两白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本来一切顺利,但祸根早早埋下。
原来,开工之后不久,修陵大臣发现陵寝宝地地下水位较浅,已经建好的地宫出现了渗水的现象,这可是工程大忌。古代都是木质棺材,一旦被水泡,后果不堪设想。通常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更改地点,但却发现行不通。首先,这块是风水宝地,已经得到道光帝认可,现在突然要改,道光一怒之下修陵大臣和风水先生的人头难保;其次,前期已经花费了大量银子,如果再做更改,预算不足,最后造出来达不到道光帝要求,还是要被砍头。权衡利弊之后,修陵大臣决定隐瞒现状,混过去再说。做了一些防水的措施,但效果可想而知。
道光帝听说工程竣工,决定亲自验收。但道光对工程建设一窍不通,只是看到气势恢宏,大气磅礴,非常满意,验收通过,并且将已故孝穆皇后钮钴禄氏的棺材移葬在此。最后还感谢了修陵大臣和建筑工人辛苦劳动,大加封赏。心已经提到嗓子眼的修陵大臣顿时觉得身轻如燕,连呼吸都畅快了许多,心想皇帝真是好骗。
俗话说躲的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在工程竣工后的第二年,道光皇帝去东陵拜谒祖宗,祈求护佑大清江山。礼毕后,道光皇帝也想去看看孝穆皇后,顺便也看看自己的陵寝。这一看吓的道光差点尿了裤子。地宫已经成了水坑,钮钴禄氏的棺材已经被泡起来了,在水中漂着,看着瘆人。道光皇帝气的半死,骂修陵大臣简直“丧尽天良”,猪狗不如。他赶紧命人把棺材捞起来放在安全位置,怒气冲冲的回了北京。所有参与修陵的大臣、风水先生和建筑工人,全部被捕入狱,认罪伏法。
道光郁闷之极,被这次事件伤透了心。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宁可破坏祖制,也要向清东陵说拜拜,自己改葬清西陵。吸取了上次修陵教训,他派人仔仔细细的勘查风水地貌。执行大臣再不敢疏忽,选用了最好的工匠,备好最好的石料,抓紧开工建设,纷纷表示质量就是生命,发誓要将道光帝陵寝建成万年精品,请皇上放心。那么已经建好的清东陵那处陵寝怎么办?只能拆了拆迁的成本也很高啊,大臣提议将拆下来的物料运到西陵还能继续使用,道光帝已经有了心理障碍,下旨将大部分影响风水的物料就地处理,眼不见心不烦。
皇帝只是动了动嘴,但这一拆一建,工程量巨大,耗费银两无数,最终道光皇帝的慕陵成为清朝历代帝王造价最高。一向以节俭自居的道光,却成了大操大办的反面典型,这真真的莫大的讽刺。《清史稿》中评价道光是守成皇帝,循规蹈矩兢兢业业,但两次修建自己的陵寝却是绝无仅有,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