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大明,那可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明朝建国之初,军队战斗力相当强悍,吊打蒙古铁骑。出人意料又不出人意料地完成了第一次从南到北的统一。

  不过,世事变幻,当年的大明到了嘉靖年间连江浙沿海的倭寇都剿不了了。不然,也不会有戚继光的“戚家军”横空出世。那这种种情况是怎样的,是倭寇太强了?还是明军变弱了?可是之后,“万历三大征”依然碾压了日本军队。这些问题原因究竟在哪里,我们慢慢说来。

  卫所制原本的弊端

  说到明朝军队,就要提到明朝军队的建军根本制度。那就是卫所制度。卫所制度,是当年朱元璋老人家创立的。由于朱元璋年轻时候是个农民,所以深知粮食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也为了保持军队规模,就发明了这个卫所制度。卫所制度很像汉代的屯田制度。平时种地,农闲时候训练。基本训练和种地二八开,边塞要地就三七开,执行任务也是如此。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没有战事的内地战斗力根本无法保障。

  《明史》记载:

  “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

  这样,一个卫所最大官就是卫的长官,叫卫指挥使。下边就是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卫所制度还规定,如果需要调兵,边塞和要害地方不能调动,只能调动内地卫所。比如,你要调动内地一个卫所的千户军队,总额有1120人。但是,由于80%需要种地,所以你只能调动224人。可以算算,如果一次征战需要调动两万人,那就是一百个千户的军队,一千个百户的军队。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集结起来的一千人来自五个卫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上级不认识下级。这样,虽然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毕竟这些人训练水平都差不多。不过,由于对下级军官人员不熟悉。虽然不像宋朝那样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么大的程度,还是有一定影响。

  卫所制的崩溃

  说完了卫所制的原罪,我们接着说卫所制走向没落。跟其他军队制度一样,卫所制度也由于时间的流逝慢慢不适应了社会的变化。我们曾经说过唐代的府兵制,他的崩溃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兼并使得大量府兵变成无地之人而走向灭亡。卫所制度也是如此,由于古代王朝以农业为主,所以土地是一块相当重要的资产。不过,随着王朝渐渐发展,人口增多上层对于利益抽取越来越多。就造成大量自耕农的土地变成了地主的土地,自己就变成了佃农。对于封建社会,最基层的管理者永远是当地士绅。所以,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因此,拥有土地的卫所士兵也成为了上层盘剥的对象。至永乐初年,军屯的粮食是明军后勤赖以生存的根本。卫所制规定,士兵自留粮食120石,其余全部上交国家。朱元璋曾经如此形容卫所制度:“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粟。”正如朱元璋所说,卫所的军屯粮食达到了全国总税收的40%之多。利用这些粮食,成祖朱棣才能北征蒙古,南下安南,使明朝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不过,到了明宣宗时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卫所粮食锐减,从两千多万石下降到两百多万石,到最后直接到一百多万石。军屯已经变得“徒有虚名”。这样情况的发生,在永乐时期也有,但是主要是永乐时期常年征战,大量卫所士兵不得不放弃耕种。但是,在天下太平的宣宗时期,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官员权贵的盘剥!

  在明英宗时期,在贵州的兵部尚书王骥考察时上奏,贵州卫所耕地虽多,然而多半被侵占。士兵贫穷,无可耕之田。在弘治时期,“侵夺屯田,隐占为业,祖孙相继,盘踞自如,凡应纳屯粮,悉置诸度外,其余官舍,彼此效尤,用强霸耕,不纳籽粒,往往均摊于诸卫,或捐月粮扣补,或变家产包赔”,“富豪者种无粮之地,贫弱者输无地之粮”。”如此情况,在明朝时期甚多,所以造成的影响就是非但不能提供粮食,还会加大军费开支。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卫所土地大量缺失,军费从1500年的五万两激增到1586年的360万两。

  除了侵占土地,再有就是差役士兵。具利玛窦在《16世纪的中国》中写道:“在这个国家中,也许没有哪个阶层比这些士兵更为卑贱和懒散了……平时,他们抬轿、喂马,像奴仆一样受人役使。”明代卫所士兵,要给长官“月钱”。还要为长官做一些杂役,所以士兵在明朝相当辛苦。不仅辛苦,还不能逃离军籍。朱元璋大佬承袭元朝的户籍制度,规定:

  “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濒海有盐、灶,寺有僧,观有道士。毕以其业着籍,人户以籍为断。”

  在明代,当兵是不能脱离军籍的,除非兵部尚书签字。非但如此,不能脱离军籍的长官也是世袭的。卫指挥使以下的军官,全部都世袭。这样的结果,就是军官日益腐败,毕竟不升迁也没有贬官的压力。作为一个常人,怎么可能会上进。当然,像戚继光、俞大遒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要肯定。不过,就算是戚继光也免不了要贪污给领导送礼的俗套。卫所腐败的结果,就是大量士兵的逃离。到嘉靖年间,卫所士兵基本只能有20%的实际兵员。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少人那真遇到后来倭寇这种怎么办?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当时的卫所分三种,一种是亲兵,一种是标营,最后是壮丁。亲兵,是卫指挥使自己的亲信,一般有一二百人而已。这些人主要就是老乡、朋友、家丁或者主要培养的人。他们战斗力有保证,装备训练到位,保护军官。而后就是标营,这个是一支军队的核心,有一千人。这些人平时发一部分军饷,保证饿不死,平时除了耕种还要有一定的训练。

  但是这些人,如果让他们开拔是要付钱的。这个钱就是补足他们的军饷,他们才肯去战斗。最后一部分就是平时不存在,关键时候没办法抓来的壮丁充数的平民。他们是没有战斗力也没有士气的,基本出城就开始逃跑。

  所以,当戚继光当初刚遇到倭寇时,明军组织了一万多人去征剿800多倭寇。这样的战斗,本该是明军碾压的战斗,最后却是倭寇追着明军跑。最后,还是戚继光射死三个头目才稳定了战局。由于对卫所士兵的极度不信任,才有了“戚家军”的组建。

  明帝国财政的枯竭

  士兵的士气低迷,军队大量缺员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装备的简陋。明代军队,相比于前朝最大的改进就是对于火药的运用。火药,从唐代末期就运用到了军队。在宋朝时候,砲是一个重要的武器。当时面对蒙古和金国骑兵,宋军的砲相当有威慑力。这里的砲为什么这么写,不是我写错了,而是就是这个砲。因为这个时候打出来的炮弹不是铁芯的而是石头。所以是个石字旁。到了明朝,火炮技术突飞猛进。

  在明军抗倭援朝战斗中,火炮对日本的威慑力量相当大。不过,这是在财政充裕的情况下。万历三大征都是张居正改革积攒的钱粮,到了萨尔浒大战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明帝国腐败加剧,嘉靖、万历、天启常年不务正业。帝国财政枯竭,“一条鞭法”的红利被万历掏空。所以,萨尔浒大战时,明军战斗力相当强。都是万历三大征时期的百战精兵,可是装备已经发生了变化。当时杨镐在出征祭旗的时候,杀牛时三刀砍不死牛。还是靠杨镐的尚方宝剑才砍死了牛。当时,发放给明军的武器中,竟然还有正德时期的装备。正德那可是明武宗的年号,到万历都已经快一百年了。就好像,今天的我们用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打仗一样。

  如此种种,可见当时明军战力不可能强大。而当时与倭寇作战的主要是内地卫所士兵,这些士兵根本就不可能会是倭寇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