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臣许攸到底做了什么,让曹操不得不杀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许攸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谈起许攸,很多人都想起官渡之战中,他的出现是曹操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先前从与袁绍麾下。在公元199年,在袁绍围剿公孙瓒,进军幽州时,许攸便是作为谋主之一,可见许攸在袁绍中的地位并不低。
在袁绍与曹操交战时,他还曾献计,趁曹操带大军进兵,派轻骑去突击曹操守备空虚的后方许都,已达到让曹操不得首尾都顾的效果。但可惜的事没有被袁绍采纳,并且,就在曹操袁绍交战之际,许攸家中有人犯了法,被关押了起来,收到重罚。
许攸知道十分生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投奔到曹操麾下。曹操得知十分高兴,甚至光着脚来接见许攸。许攸提出火烧乌巢的计划,袁绍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输得一败涂地的袁绍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传为美谈。
那立下汗马功劳的许攸为何被曹操杀了呢?原因有二。
其一,许攸个人人品问题。一者许攸虽在官渡之战立下大功,但他卖主求荣的事实不会变,在人们的看法里他一直与“叛徒”二字脱不开关系。在曹操心里,他虽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但心中一直对他有所防备。而许攸此人,人品堪忧,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自己利益考虑,毫无家国情怀,忠心之说。
二者他在曹操麾下后,更是功高自傲,对曹操也是没有该有的尊敬和尊重。甚至在公共场合直呼曹操的乳名,让曹操很没面子。他还对周围人说,要是没有他,官渡之战就不会胜利,也就不会有今天。一系列操作,让他的人缘极差,名声更说雪上加霜。
其二,他在曹操麾下的地位下降。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曹操此人,用人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许攸对他还有大用,他是不会对许攸痛下杀手的。许攸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他还献计助曹操的邺城,占冀州,可谓是立下大功。
他当然功高自傲,自以为不可一世,而曹操看在他的功劳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随着曹操的实力越来越大,曹操下的人才越来越多,曹操手下主要有六大谋士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郭嘉,史书对其赞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对他更是赞不绝口。荀彧被称为“王佐之财”,他还为曹操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为曹操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司马懿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地位不可言喻。
贾诩更是精通兵法,更著有《钞孙子兵法》,他还为《吴起兵法》做注。荀攸也是参与多场重大战争,为曹操献计献策。程昱在曹操与袁绍大战的时候,带兵守甄城,并拒绝曹操的额外援助,以支援后方,曹操还夸赞程昱说程昱的胆略,超过孟贲、夏育。
这些人哪个不比卖主求荣,功高自傲的许攸厉害呢?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事业也就风生水起。许攸的地位也就越来越微乎其微,在加上许攸自己功高自傲,不可一世,也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在曹营中的地位,这也就为他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最后,曹操随便找了个缘由来处决许攸,他先是把许攸关押。
善于计谋的曹操想想看看天下人的意见,没想到,天下竟无一人为许攸求情,这也体现出许攸此人的人缘之差。最后,许攸也就惨死刀下。他的故事也令人唏嘘。《魏略》这样记载:
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然内嫌之。其后从行出邺东门,顾谓左右曰:“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人有白者,遂见收之。
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说“堪笑南阳一许攸,欲凭胸次傲王侯。不思曹操如熊虎,优道吾才得冀州。”许攸其人,论谋略也不输其他人,胆识也是有胆识,但是目光狭隘,只看到眼前利益,且容易自高自满,目中无人,不善于申时实况,权衡利弊。也就不可避免地落入兔死狐烹的俗套悲剧。
如果,他适当收敛一点,在助曹操官渡之战胜利,成功取得邺城后,为人谨慎,与人为善,懂得收露自己的锋芒,在该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对曹操时刻秉持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态度。或急流勇退,与自己的家人退出纷乱的政权之争,又或者是另一种结局了。我们也从许攸身上学到,做人,做事,都要与人为善,懂得收敛,换一种方式,可能就是另一种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