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不疑是谁?被称西汉包青天,最后为何归隐山林
包青天因铁面无私、嫉恶如仇,除恶安良而天下闻名。殊不知,在西汉时,也有一个包青天,他的名字叫隽不疑。
隽不疑从小就精通《春秋》,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又因诚信仁德而名闻于州郡。汉武帝末年,他涉入仕途后,被任命为青州刺史。汉武帝死后,霍光按汉武帝的遗诏把刘弗陵扶上了皇帝的宝座,但燕王刘旦不干了。他为长,刘弗陵为“幼”,汉武帝“废长立幼”,他不服,不服的结果是马上就来了个“取乱”。
但刘旦在“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上并没有走多远,就因为隽不疑的出现而戛然而止。和刘旦一起举事的刘泽只因走漏了一点点小小的风声,就被敏锐的隽不疑捕捉到了,结果刘泽被抓,突审后,事情马上就真相大白,把刘旦造反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也就是这件事,隽不疑被提升为京兆尹。隽不疑新官上任三把火,秉公办事,强不怕、弱不欺,百姓折服,一时间“隽青天”之名闻天下。这里不妨来看他的一件快刀斩乱麻的事。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这一天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原因是来了一位花公子。这位花公子长得那叫一个风度翩翩,那叫一个玉树临风,总之,三个字:酷呆了。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位花公子不但长得酷,说话更酷。他玉唇轻启,一张口竟是一句酷得让人快要晕倒的话:“在下戾太子,初来乍到,请多多包涵。”
戾太子指的就是汉武帝的大儿子刘据。自从巫蛊门刘据“造反”后,天下百姓都对他讳莫如深,连做个评价都要三缄其口,生怕祸从口出。后来听说太子刘据死了,百姓也就渐渐地淡忘了这位老太子,接受了新太子刘弗陵。而现在这位花公子居然说他是戾太子,也就等于说他是旧太子刘据了。
刘据不是明明已经死了吗?这位花公子这句酷呆了的话一出口后,效果是显然易见的,马上就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众人对着这位花公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结论有三种:一是说他像戾太子,二是说他不像戾太子,三是说他似像非像。总之一句话,众说纷纭。
“把这个假冒戾太子之徒给我拿下。”关键时刻,一个人出现了,他二话不说,就下令抓人。众人一看,原来是隽不疑。
“是真是假,得找DNA去验证才好,大人不要这么快下结论啊。错抓了太子是欺君之罪啊!”身边的下人小心地“提醒”隽不疑。
“不管是真是假,这个人我抓定了。”隽不疑语气坚定地说。接着他马上说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春秋时,卫蒯瞆得罪了灵公,为了避难,他逃到国外晋国去了。后来,等灵公死了,他想回国,但遭到了太子的拒绝,不准他再回来。《春秋》都认为太子这样做是对的。如今戾太子得罪先帝,就算逃亡不死,现在想回来了,也应该定罪的。
最后,他下的结论是:这样的人怎么不能抓呢?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结果,这位花公子一到牢狱中就现了原形。冒充戾太子想骗取荣华富贵的花公子,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个“自作孽不可活的下场”——以诈骗罪和欺君罪被处以腰斩之刑。
这个案子后,隽不疑更是名声大震,无论朝中大臣、还是百姓黎民,都对这个隽青天肃然起敬。
朝中的丞相霍光也对隽不疑刮目相看,便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以霍家当时的权势,谁都想攀这门高亲!但隽不疑就是隽不疑,他并没有答应。霍光大为不解,但隽不疑却总是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有。再过了一段时间,他竟然辞官做一个隐士去了。
隽不疑拒绝攀霍家这门亲,又不愿在仕途上发展,究竟是淡泊名利,还是早已料定官场的沉浮,不得而知,但霍家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而这位隽青天却得以保全性命,这是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