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真的很弱吗,真相是什么样的
宋朝的疆土小军力弱,又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外扩张不积极,说句老实话,老外比较喜欢宋朝的中国。陈寅格、钱穆都认为,宋朝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但主席眼中的“宋祖”赵匡胤“稍逊风骚”,因为他是武将出身。
在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不断通过武力与和议维持着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对峙局面,赵匡胤建立了一套不同于汉唐的体制,改变了开拓向外、宣武播文的方针。代之为强内虚外、沉潜向内为特点的重文轻武的文治靖国策略。在“文治靖国”的方针支配下,专制政权的独裁和残忍有所消解,士人大谈建国治国方略,产生了范仲淹、王安石等具有伟大思想和理想的改革家。
当时各种思想得以兼容并蓄,并形成了多种学说。商品经济比以前高度发展,商业、手工业地位提高,人民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生存的机会,商人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财富和政治的关系更加紧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得以全面的向精深化方向发展,造纸、印刷、纺织、制陶、医疗、远洋、天文、物理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诗词、戏曲、绘画、书法全面趋于精熟。百姓也善于从平常的职业生产中发现创造的乐趣,制造出的北宋五大窑系及南宋官窑精美的瓷器,还有画金剌绣等美丽的作品。
宋朝科举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取士名额远超唐代,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取士近万名,而且一旦入弟也不用考察,殿试后即可授官,这种选仕方法称为“正奏名”。除了“正奏名”以外,宋朝在科举制中还创造了“特奏名”和“奏荫”方式。“特奏名”也叫“恩科”,就是对屡考不中者,根据他的前后几次考试成绩情况,编入另册上报,来个很简单的殿试,年老的可以免考,宋朝贡举共取士约十一万人,“正奏名”六万人。“、特奏名”五万人。“特奏名”在登科总数上并不少,并且与正奏名一样均有入仕机会。还有一大批人连“特奏名”也沾不上,又设了“奏荫”制来眷顾他们。
宋朝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许多条件,平民有更多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许多入不了朝堂的文人,便去做行吟诗人,写诗超过万首的文人不在少数,宋代人将儒、释、道融为一体,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成熟的顶峰和极限。
宋太祖立不杀文臣的规矩,从政为官的环境也比较宽松,所以官员们在朝堂上说话办事都比较意气用事,敢于大胆向皇帝进谏并据理力争,许多人因此一生仕宦浮沉,几起几落,如同家常便饭。王安石改革时,将个人安危和利益置之度外。苏轼一生都在患难中度过,但他从来不接受教训,照样敢说敢干。
宋朝成为现在许多知识分子心中的“伊甸园”。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内患大为减少,但子孙一代比一代文弱,却不是他所能预料到的。先被契丹人欺负,后被女真人驱赶,最后被蒙古人击灭。忠臣陆秀夫在广东崖山抱着小皇帝跳海,只有悲情,没有悲壮。
宋朝的科举使官吏的队伍急剧膨胀,“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如此,未减者可知也,”赵翼“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吏何得不苟进,官何得不滥除?”()官太多国库收入就不够发吏禄之费,自仁宗时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后,每个皇帝都在裁减冗员上花过力气,但最后都是无功而返。
宋朝的文人官太多原因在于,笼络天下人归于一官道是宋朝的治国“主体思想”。皇帝把官位引作钓钩,使“英雄豪杰皆汩没消靡其中而不自觉”。“觊觎一官。老死不止”,“使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把天下人捆在官阶上,使他们少起异心,然后再将他们锁在一张牵制的网上,这才是宋朝官制的一大特点,它和宋朝的科举制度一样,都是皇帝的“御天下之妙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