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郑成功最惨失利在南京:占尽优势却因大意而失败

  人们对郑成功的记忆大多停留在他抗击海寇,收复台湾的壮举。实际上,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他在军事上做的准备更多是为了抗击清朝。而在郑成功的抗清版图中,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占据长江,即可控有中国东南半壁江山,进而可号召抗清志士,扩大抗清力量,与清廷抗衡。更何况南京是明朝的开国之都,1644年,时年20岁的郑成功还曾作为福建南安(郑成功家乡)唯一有资格到南京国子监(明朝最高学府)学习的学生在南京求过学。南京从各个角度都是郑成功抗清北征的重要战略目标。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度过了一些波折,开始了沿海北征的抗清之战。然而,正是在年少时期的求学之地南京,郑成功的北征军遭遇了最惨痛的失利。

  【战无不克,兵临城下】

  1659年5月4日,郑成功以舟山为营,起兵北伐南京,并于6月14日抵达镇江、瓜州附近。

  镇江、瓜州地处南北运河入江口,是历朝水路的重城,也是长江的重要门户。清军闻悉郑成功的北征军攻入长江,遂出兵架设红衣炮及木浮营应战。然而郑成功的北征军擅于水战,仅两日时间便生擒清军将领朱衣佐,掠去瓜州城两翼所有红衣炮,进而攻克瓜州。

  之后,清军镇江守将高谦与知府戴可进投降。如此,郑成功北征军已打开江宁门户,并携连战连捷之士气调遣先头部队溯江而上,逼近南京城。

  【围而不困,此消彼长】

  7月4日,郑成功率十余万大军和数千战舰正式出征南京,并于7月12日登岸,相继在太平、观音、神策、金川、钟阜、仪凤、江东等门外立营83座,排列大炮,并且切断水上交通,形成围城之势。

  面对北征军的重兵包围,南京的守城清军积极组织守备。一方面,清军四处调遣救兵,甚至向清廷求援,派遣满师前来增援;另一方面,清军总督郎廷佐以诈降之计拖延时间,并在城内加紧配置物资与粮草的储备,日夜看守城门,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受到之前顺风顺水的战况影响,郑成功反倒出现了一些轻敌的情绪。面对大将甘辉等人迅速攻城的建议,郑成功表示:“自古攻城掠邑,杀伤必多。所以未即攻者,欲待援虏齐集,必卜一战,邀而杀之,管效忠必知我手段,不降亦走矣。况属邑栉次归附,孤城绝援,不降何待?”大意是说,直接攻城必然带来巨大的损伤,不如等援军一起汇合之后一举击破,进而迫使对方献城而降。在这种作战思路的影响下,北征军的包围圈并没有限制清军各方面的援军进城,即“围而不困”。长此以往,北征军的斗志也逐渐松懈。攻守双方的战力已然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神策夜袭,北征饮恨】

  7月15日前后,由长江下游陆续入城的清军至少已有四五千人,且尚有援军在途中。在兵员、物资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清军以攻为守,出战北征军。7月23日,清军从东、西城门出兵由陆路夜袭,分击北征军首尾。清苏松总兵梁化凤又自崇明绕道赴援,与城内守军配合突袭北征军前锋。北征军仓促应战,苦斗多时,清军又暗开神策门、仪凤门,直捣北征军中坚。郑成功的北征军擅长水战,但陆上战斗力相对有限;长期的消极备战又使得北征军士气低迷;再加上士气高昂的清军采取的是夜袭战略,本就取得了先机,北征军力战不敌,先折一阵,仪凤门和钟阜门外的3座北征军营寨被拔。

  次日,清军乘胜追击,由陆上包围北征军所据山头。清军梁化凤率部出神策门直冲山上北征军左先锋杨祖营,双方炮矢交击,冲突死战。杨祖虽三次击退清军进攻,终因寡不敌众,援军不济,被梁化凤击败。清军占据山头之后,居高临下与山下清军夹击山中北征军各部。北征军各部在乱战中无法相互救援,最终相继战败,饮恨南京。

  北征军在南京城下战败后,迅速向镇江撤退,沿途不断有残兵败将逃归。计点诸镇,损失了甘辉、潘庚钟、万礼、张英等14员大将,兵员损失更是不计其数。郑成功叹日:“是我欺敌之过。”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兵败南京之后,郑成功曾试图攻取崇明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然而,北征军不擅陆战的弱点再度成为其掣肘。崇明一役,北征军兵力占优,却久攻不克,最终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部队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听从何斌之建议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岛。而正是这一决定,促成了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这一壮举也成为了郑成功最为后人所铭记的故事,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